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2/2页)

韩冈站定下来,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陛下明鉴。典籍之要在于编目分类,医药之事,亦不能例外。所谓分其类属,明其源流也。《神农本草经》,不分动物、植物和矿物,仅以上中下三品并玉石、草木、禽兽来区分,附会天地人之意。却是满屋铜钱,连根索子都没有。”

动物、植物这两个词汇出现得很早,定义也与后世无甚分别,并非韩冈所创见。赵顼倒也不会听不明白,轻轻点头,示意韩冈继续下去。

只听韩冈继续道:“先师于《正蒙》有言,‘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两物截然不同。如丹砂、雄黄等矿物,差别更远。其下万物,也同样千差万别,不可混淆为一类。须以纲目区分之,以便医药之用。”

对生物分类的初步,韩冈早在《桂窗丛谈》中便有所阐述。《桂窗丛谈》中,韩冈将生物别做一编,统一加以叙述。昆虫,鱼类,还有虾蟹为首的甲壳类,在编目的时候就有所区分,江豚、海豚就不属于鱼类而是水兽之类的常识,都有所阐明。但言辞明确得要像编订书目一样给动物植物分纲目,韩冈还是第一次说出来。

苏颂编写过《本草图经》,是近年来药典中的最新著作。但他也免不了受到《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在编目上,依然上中下三品分类,并无任何规则可言。

分类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就像代数是数学的基础一样,就像训诂文字音韵这样的小学是儒学的基础一样。可惜韩冈没有林奈的本事。最多也只能做到提出基本原则,门纲目科属种,他的知识范围只在最上一级的门,再往下就是一片片的空白,具体的内容得让人去填空。而且在生物学、矿物学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只能先寄身于医药学中来安身。

不过分类学有个特点,学名之后要加上命名者的名字。这个特点,韩冈肯定是要继承下来。诱之以名,诱之以利,永远都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