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2/2页)

“党项人藏兵的地点不只是地斤泽。”高永能出言缓和,“地斤泽左近,绿洲也有三五处,不是绿洲的沙中草场、灌木,则数目更多。”他顿了一顿,“挤一挤的话,两千人马没问题。”

高永能发话,帐中众将校都不敢再议论,只能等着主帅李宪的训示。

“兵多兵少其实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沙漠中的确有贼军。”李宪笑了一下,“想来不会有人认为这一支贼军是学着李继迁在沙漠中躲避官军,等待日后复兴西夏的吧?”

几名将校附和地笑了几声,就听高永能道:“这当是西贼用以乱我粮道的奇兵。”

李宪点点头:“当也不会有其他作用。”

没有哪位将帅会一门心思地在城头上等着敌军过来决战。即便西夏的太后、宰相和一应重臣,都将反败为胜的希望放在了灵州,但用来威胁宋军后路的奇兵却绝不会少。以正合,以奇胜,这才是兵法正道。

以沙漠中水草的数量,党项人能藏在其间的兵马很有限。但就像之前高永能所说的,几个绿洲加起来,也差不多能有两千骑。用对了地方,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足以扭转战局,放在后方骚扰粮道,也能让十万大军的主帅难以安寝。

“骑兵来去如风,想拦住他们可不容易。”一名中年的将校提醒道。

“所以我们去安庆泽【今乌审旗】!”

安庆泽正处在沙漠之南,夏州之北,从名字看就知道是一水草丰茂的地方。

不用李宪多解释,众将都能明白去安庆泽道理。

长途奔袭和长时间的骚扰对战马脚力的消耗都很大,都需要水草优良的地方落脚,否则也就出战一次两次,接下来就没用了。在荒漠之上,适合骑兵的落脚地也就那么几处,安庆泽是其中最大的一处。守住安庆泽,再设法用粪尿或是毒药毁弃其他几处,这一支铁鹞子也坚持不了多久。

李宪环顾众将,“如果沙漠中的西贼南下,骚扰我官军粮道,我堂堂河东王师,就在安庆泽堵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