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2/2页)

胖子眼神深沉:“如果当真成事……恐怕三五年内,轨道和有轨马车,就会遍及天下各路。”

“不知运费是怎么个算法?”老行商问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胖子和他的同伴都竖起了耳朵,静听回答。

本地商人明显是打听过了:“听转运司传出来的说法,从鄂州或是江陵发往京城的货物,连运费带过税的总花费,要保证在从扬州发往京城的同色货物的三分之二以下,尽量让荆湖、蜀中的货物,不会比走汴水更贵。”

“当真?!”胖商人和他的同伴又是异口同声。

“这还能有假?”本地商人对两人的质疑有些不满,“你们看着就是了。”

老行商眯起眼睛:“如果税费加起来当真只有汴水的三分之二,算上节省下来的时间,还有长江上的一段开销,恐怕荆湖和蜀中的商货,日后只会走襄汉线了。”

“那不是当然的!?”胖商人兴奋的搓着手,“蜀中运到京城的货物,不论是药材还是绸缎或是花果,运费一律比本钱都高。若是能剩下个三分之一……不对,从蜀中运出来费用的加上,能少五分之一。运一万贯的商货,运费就省了两千贯……”

他举着两根胡萝卜似的手指,比画来比画去,下巴上的赘肉直抖着,盯着停在码头边,被人围起来的那列有轨马车,两眼直发光,仿佛上面满载着的不是纲粮,而是一枚枚闪闪发亮的簇新铜钱。

贪婪的眼神狠狠盯着有轨马车好一阵,转回来,看着为他们解说了半天的本地商人,“啊,对了,还不知道老兄贵姓。”

“不敢当,免贵姓王,周吴郑王的王,做些针头线脑的小买卖。敢问兄台贵姓?”

“小姓李,木子李。这位是在下表兄,与老兄同姓。现在是在荆湖贩米,但襄汉漕运既然开了,也有打算去京城走走。”胖商人作揖道,“今天可是多承老兄相告,帮了大忙了。”他看了有轨马车的方向一眼,“看起来还有些时间,小弟做东,找个干净的酒家喝上一巡,不知老兄可否赏光。”

王商人推脱了两句,就点头答应下来:“在下就厚颜叨扰了。”

李姓的胖商人转过来又看向老行商,“不知老丈高姓,可愿同去小酌。”

老行商拱了拱手,道:“老头儿姓路,路明。相逢即是有缘,得君相邀,不当推辞。同去,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