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中)(第2/2页)

大宋天子低头看着王安石的第三封辞章,前面两次他都已经毫不犹豫地给否了,眼下这第三封辞章,很快就又递上来了。

随意地将辞章浏览了一通,文字依然出色,不愧是文坛宗匠。但赵顼不是要跟王安石比较文采,而仅仅是想将王安石的辞章给驳回去。

亲自提起笔,赵顼将王安石的辞章再一次毫不犹豫地打回去,这一次他还是不能答应。若仅仅是三请便允许,对于王安石这样的宰相等于是侮辱,就仿佛是赵顼等不及的要将他赶走一般——尽管赵顼的确觉得王安石离开比较好,但他对辅佐自己富国强兵的宰相依然敬重有加,他不会也不愿去做这样的事。

将笔放下,赵顼吹了吹墨迹未干的纸页,便放在了一边,待会儿就让人送过去。

“再有个三四次就差不多了吧?”赵顼想着。不过转念一想,是不是该再过来个两次?毕竟王安石不是普通的宰相,是富国强兵的贤相,赵顼与他是君臣相得,得加以优容和褒奖,在每件事上都得如此。

王安石铁了心要辞官,赵顼也有心成全,但王安石一手辅佐自己近十年,让大宋的军队逐渐建立起对契丹和西夏的优势,这份功绩,赵顼一直都记在心中。

换做是十年前,一听说契丹与西夏勾连,整个京城都得乱起来。哪里能想象得到,眼下是契丹为了避免唇亡齿寒要去支援西夏。京城内外对契丹骑兵的恐惧,随着这些年来的一桩桩大捷,已是逐步的烟消云散,已经完全不用再放在心上。

而这一次的灭国之功,让他进了太庙都能昂首挺胸,能毫无愧色地面对太祖和太宗皇帝。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而已,接下来还有更为光辉灿烂、甚至让太祖太宗都会自愧不如的成就正在等着他。

赵顼直起腰,他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