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七)(第2/2页)

韩冈的想法就是要引诱开始农耕的蕃人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就像如今朝廷引诱游牧为主的蕃部大量的养马用来交换茶叶。

一旦熙河蕃部都被归入到大宋的经济圈中,生产生活全都离不开大宋的商业活动,就算有人唆使他们反叛朝廷,也会被他们给反过来打翻掉。

这个时代可没有民族独立的潮流,而是四方蛮夷都对汉家文明顶礼膜拜,以至于有传言说,契丹的皇帝要在银佛背后刻下“愿来世生中国”的字样——虽然韩冈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而“中国”是不是指得大宋。但从吐蕃贵人对汉物的喜好,以及如今对大宋官员的敬畏中,还是能看出一二来。

“按照朝廷的规定,给予归顺的蕃兵弓箭手的田地是一百亩,小头目两百亩,大头领是三百亩。但蕃人不会种田,漫种薄收,勉强糊口而已。如此下去,当然会难以安定下来。若是能让他们变成靠着种植棉花来赚钱,必定能吸引其他蕃人陆续投效,下山种田。”

“那还要靠着姨父来指点他们了。”

韩冈点头,这也是给自己父亲韩千六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现如今韩千六在移民中名望很高,尤其是本不擅稼穑的广锐军,他们若没有韩千六所在的屯田务的帮助,来陇西的第一年就要绝收。不过在蕃人中的地位,韩千六就远远不如自己开创了疗养院、为吐蕃贵人们治病疗伤的儿子。若是韩千六出手帮助他们学着种田,蕃人弓箭手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后,也必然念着韩家的好。

如果父子两代都能与蕃人结下深情厚谊,后面韩家的几代人,都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

与韩冈就棉纺业的前途说了一通之后,冯从义起身告辞。

韩冈送了他出去,回来后,躺在躺椅上回想着整桩事情是否有所疏失。

棉纺上的事情解决,今次回乡,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再歇息些日子,便要离乡返京。

不知这段时间,京中的朝局变成了何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