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八)(第2/2页)

但这话对王中正是没法儿说的,反而会让这位大貂珰认为城中诸将是欺他不习兵事。

不过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罗兀城中早有了预案。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张玉、高永能提要求,韩冈出主意,下面的幕僚再作出方案来,这已经有了一点参谋部的雏形。为实现顺利退军的目标,他们准备了多套计划,也对党项人可能有的反应,做出了相应的预测和应对。

眼下党项人伪装的撤离,在预计中,其实是几率最大的一个。

以他们离开的速度,大约要一天的时间。故而到了明天,罗兀守军就不得不放弃他们坚守了多日的城池——当王中正听说党项大军需要一天才能全数撤离,他就是这么想的。

但高永能的做法却是与王中正的想法截然相反,在午后掩映在云翳之后的黯淡阳光下,他在城头上招来一名名军官,连番号令:

“你速去绥德城,禀报种子正,请他立刻北上接应。”

“你去通知细浮图城,让折继世盯着,别让梁乙埋绕道我们的前面去。”

“去把车马都准备好,随身带上五天的粮草。”

“带不走的军资,全都浇上油,待我的号令!”

“把城下的暗道好好封起来,不要让西贼发现了。”

“全军依照计划行事,两个时辰后,撤离罗兀城。”

高永能言出如山,城中的士兵如臂使指,依照他的命令,迅速地进行着撤离前的准备。撤退的方案,在多日的时间里,所有的环节都做了计划,传达到每一个指挥使手中。只要高永能或是张玉下令,所有人都会按照计划行事,直到主帅下令改变计划。

张玉和高永能眼下都不觉得有必要改变计划,他们只觉得这样指挥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并不需要多说废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只要得到命令就去做。

“难道现在就撤退?!”王中正终于反应过来,惊声问道。

“自然!”张玉微微一笑,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侧的韩冈。最好的方案是再拖上七八天,梁乙埋再有本事,也变不出来粮食,维持不了足够的兵力了。但眼下的情况,却是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既然如此,那就是以快打快,在无月的夜色下解决一切!

转回来,他对王中正道,“今夜就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