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2/2页)

自从担任秦凤路机宜之后,王韶走过军营很多,见识不可谓不广。根据不同的时间,或是不同的将领,军营可以是喧闹的,可以是寂静的,也可以是悲伤的,还可以是愤怒的。但一座干净清爽,甚至带着一点家庭温馨的军营,他却从来没有见识过……

这还是一座聚集了所有伤病的军营吗?这个奇迹韩冈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韩冈……韩玉昆……”王韶默念着奇迹之手的名字,“玉出昆冈。这块璞玉还真是不简单。”

王厚却没有自己的父亲想得那么深,看着脱胎换骨一般的伤病营,只是啧啧地赞了两下,便急急入内,连声的要找韩冈说话。

“不要急!”王韶唤住毛毛躁躁的儿子,眼望前方,“人已经来了!”

远远望着营地大门处王韶、王厚父子俩,以及围在左右的一队护卫,韩冈仍是不徐不疾地走着。一派宠辱不惊的气象,将名门弟子的风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大概是来回奔忙的缘故,比前次见时,王韶貌似又黑瘦了一分。走到近前,韩冈行礼如仪:“学生韩冈见过机宜。”起身后,又和王厚行了平礼,打了个招呼。一套礼仪做得滴水不漏。

儒家尚礼,此时儿童开蒙入学,第一件事不是认字,而是学礼。吉礼、凶礼、宾礼、家礼,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其中的礼仪都是要仔细学习。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所适用的礼节也都不尽相同,错上一点,便是惹人议论。“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这一句不是乱说的。而张载是儒学大家,对于礼法的认识和见解,自然无不精通。韩冈作为他的门生,当然浸淫甚深。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气度,也是来自于此。

领着王韶父子入营,韩冈一边介绍着周围,一边漫不经意地问道:“机宜和处道兄此来,不知为得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