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都在看报的两人:咸丰和马克思(第2/2页)

这关键的关键便是让那些愚昧的百姓开智,宣扬不利于满清朝廷统治的言论。

想到这,肃顺忙道:“皇上,奴才看这粤贼的报纸,用心险恶,必须加以禁绝!目前最为要紧的是严防此毒流入各地民间。”

咸丰点点头,道:“便令礼部和刑部负责,派出督查与粤贼接壤的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严防粤贼的报纸流入五省。其他各地,告谕各地百官严加诫勉,查获有私藏毒报、私抄、流传的,轻者均处以抄家流放,严重者,就地捉拿诛灭。”

……

就在满清朝廷为冯云山办的报纸头疼不已,人心惶惶时,地球的另一边,英格兰的首都伦敦,一座狭小的阁楼顶上,一名满头卷发,满脸乱糟糟的络腮胡须的三十五六岁模样男子,拿着刚买到手的《泰晤士报》,在看着。

突然,这名满脸络腮胡的男子,睿智的眼神盯着一块小方格子聚精会神地阅读了起来:遥远的东方,清国境内发生的暴乱有愈演愈烈之势!继清国南部的两广地区被一名叫冯云山的叛军首领占据后,三四个月前,清国中部的长江流域,最繁华的古都南京城,也被同一出身的叛军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率兵占领,并且,叛军四处率军攻打清国政府军,古老的清国摇摇欲坠。对此,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采纳驻清公使、香港总督文翰爵士的建议,密切关注,暂时保持中立立场。

“哈哈,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络腮胡男子自言自语道。

继而,他奋笔疾书,写下一大段杂论。

“所有这些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破坏性因素,到1840年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可是现在,当英国引起了中国革命的时候,便发生一个问题,即这场革命将来会对英国并且通过英国对欧洲发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是不难解答的。”

十天后,这名络腮胡男子完成了这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社论,将他分别投稿给英国的《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并且,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卡尔·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