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缺钱缺人的曾国藩(第2/2页)

二来,缺少饷银。他知道,自从广西长毛起事后,整个朝廷的经费便日感不支。要朝廷拨钱,要巡抚骆秉章拨款?不大可能。连皇上的圣旨上都写得很明白,“自行筹措”。

因此,对于这两点,曾国藩一筹莫展。

郭嵩焘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幕僚,他稍一思索,便为曾国藩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涤生兄,你确实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要扩大湘勇,还不简单?我记得前阵子,岷樵兄来信说,他率领楚勇在江西安徽一带追击粤贼,几经战事,楚勇损失严重,得不到补充。这便是扩大湘勇的最好机会!”

曾国藩一听,知道他口中的岷樵兄是因为收复长沙城和追击长毛贼有功的江忠源,前阵子已新擢升为湖北按察使。

“好你个伯琛老弟,你是说,让岷樵兄出面,由他向皇上奏明,委托湖南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招募数千勇丁,训练成军,再交岷樵兄指挥。”曾国藩越说越觉得这个是可行的办法,满脸喜色道:“确实是个好主意!眼下江宁城也被粤贼攻陷,朝廷正是缺兵之际,想必皇上会答应下来。只是,饷银却如何筹措?”

“饷银虽然难筹措,但也还是有办法。”郭嵩焘不自然地一笑,解释道:“嵩焘在湘阴募集了一批兵饷,过段时间,便可凑齐二十万两。”

曾国藩闻言大惊,连道:“使不得!使不得!伯琛,你交际虽广,但也不可能凑齐如此之多,起码有一大半是你自行凑足的吧?万万不能变卖家产,如此,我曾某人以后如何见人?”

郭嵩焘摆摆手,笑道:“无妨,该卖的都已经卖了。涤生你若心中过意不去,便算借我的如何?而且,如今你不但要扩大湘勇,还要组建水师,急需大笔银两,这二十万两,远远不够。我还想到一些办法筹钱。”

曾国藩深受感动,红着眼圈拱手一礼,哽咽道:“伯琛,国藩庆幸有你这样的兄弟!他日有成,必当有所报!”听郭嵩焘还有方法,又正色问道:“却是什么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