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曾剃头”的来由(第2/2页)

曾国藩命人将一千多名身体稍微柔弱的会众充当佃户,连同家眷一道押回湘乡,罚做苦力三年,才归自由身。

其余五百名身体强壮的会众,全部请到浏阳团练所,命人大摆筵席,说是欢迎众位兄弟加入团练。

带众人酒醉饭饱,曾国藩一板脸,命众湘乡团勇将一干醉酒的五百身强力壮的征义堂会众全部绑了,连夜押送到长沙城内。

次日正午,曾国藩当众宣布五百贼匪罪状,在校场将五百贼匪全部斩首!

见众人惊异,曾国藩冷笑一声:“本官招收的乡勇,都要身世清白的农人子弟,这种做过山间反贼的强人,断是不能要!先时假意答应,只不过是麻痹他们的计谋而已!”

李续宾这才知道,曾国藩答应他的建议是假,让众人不反抗,束手就擒是真。而王錱也才知道,曾国藩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招纳贼人出身的会众。

但众人不知道怎么的,均是心头一阵寒意。曾大人太心狠手辣了!

听见曾国藩在校场喝道:“此等人,便是做贼人造反的下场!”围观的百姓也心头大震。

一名看热闹的农妇道:“阿弥陀佛,造孽呀,造孽,一下子砍掉五百多个脑壳,这杀人就跟剃头一样。”

另一个老头也气愤地说:“么子曾大人,曾剃头!这些都是浏阳一带的子弟,听说都已经投降了,可惜了啊。”

于是,这名老头无意中给曾国藩起的一个外号,随着这五百人被砍头的事情一道迅速传开了,从这天起,“曾剃头”一词,便成为曾国藩一生的绰号。

……

而带领着四百多名兄弟的周国虞,此刻却已经经过醴陵,前往郴州的路上了。

他本来以为跟随团勇下山,投靠官府的众兄弟是一时糊涂,还想找个机会,想办法去劝回被招降的众兄弟。没想到,才一天功夫,五百名最孔武有力的兄弟皆被斩首的消息传回浏阳,周国虞愤怒了!

当即他便想率剩余的兄弟去长沙找曾剃头拼命,但两个兄弟劝阻了他。

等他冷静下来,自知凭自己是无法报仇的周国虞,忽然想到了曾经的老大哥,何贱苟。年前,何贱苟托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说他在道州,已经加入了太平圣军,邀他率手下兄弟,一起投靠。

他以为跟那个太平军一样,便没当回事。如今,左右无路,只能去投靠老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