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会不会玩脱了?(第2/2页)

对于现如今的汉国武人……尤其是身份越高的武人来讲,“大一统”这个论调非常合胃口,还是那种才不管某个民族是不是诸夏后裔,反正觉得是就是,该种论调一听就觉得胡扯,可他们认为就该是那样。

没其它因素,无非就是能一直开拓并且征战下去,有战争大家伙才能建功立业,有了军功才能封妻荫子。

这不,西汉时期的“大夏”还是康居再往西的希腊-巴克特里亚,到了现在的汉国谁也不在乎“大夏”究竟是哪个国家,干脆就没有直接点出来,说是那个国家是“大夏”那就是,才不愿意直接点出一个国家就是“大夏”,他们怕的就是一旦打到认为是“大夏”的那个国家,就没借口继续征战下去。

当然了,另外的因素就是相比起祖先,现在的汉人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更加清晰,他们知道西域再往西有哪些国家,甚至还知道大地遥远彼端有一个叫罗马的国度。

对了,汉国除了又将“大夏”给重新提出来,明明知道欧罗巴的霸主国叫罗马,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汉人不再称呼罗马为罗马,是转为称呼“大秦”。

“秦”这个字有许多意思,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遥远的西方”,比如西周时期东面各地区,他们说西方的人,就是称呼秦人。然后生活在遥远西部的人,他们的部落就被叫作“秦”,秦人是因为区域才有了这个称呼,后面就成为部落名字。他们召集子弟护送周王东迁,周王册封也是使用“秦”作为封号,给了一个秦君的赏赐。

秦人之后,要是有朝代给遥远西方的某个国家命名为“秦”,以诸夏文明的特质来解读,用意那个再明显不过,就是以诸夏特殊的思想观念将那个叫“大秦”的国家视作“碗里之物”,总有那么一天会将那个叫“大秦”的国家给“一统”到同一名天子的恩泽之下。

吓尿了没有?诸夏就是这么含蓄的表示,俺都给你命名了,名字是俺们取的,那你们绝对就是俺们的人。

所以了,要是诸夏历史上给外国命名,看是取决于什么样的名字,只要是能扯到“九州”之地相关,其实就是立下志愿,俺们一定要消化并融合掉那个地方。

罗马人并不知道诸夏的那种含蓄表达方式,他们对于汉人突然改掉对自己的称呼先是迷惑,去了解到诸夏历史上“秦”就是指遥远西方的人,再知道诸夏数百年前有一个叫“秦”的国家,尤其是那个叫“秦”的国家还统一过诸夏,导致罗马人那个叫开心。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就在西域,此时此刻就在军帐之内。他已经学会了汉语,平常的交流没有什么困难,就是对一些成语和词语之类的汉语后面的典故和故事抓瞎。

“难怪赛里斯哪怕是遭遇过灾难也会重新变得强大。”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一再听到汉人要寻找那个叫大夏国家的同袍,第一时间的感触是:“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同袍,想要将自己的幸福分享给同袍,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产生凝聚力呢?”

王泉是行军长史,考虑并布置作战计划是本职,由于军中有特殊人物存在,多了一个忽悠的责任,面对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的感触,想都不想地点头:“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寸土虽小却不容有失’的话,土地尚且珍贵,何况是同血缘的同胞。”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已经在汉国待了将近一年半,接触的汉人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尤其是他为了了解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没少去读诸夏的典籍,已经知道诸夏的大一统思想,并且认为那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思想。

恰恰是知道大一统的存在,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不断写信回到本土,向自己的上司和同僚介绍什么叫大一统,每次都强调罗马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一定不能再让罗马继续分裂下去。

来自遥远东方的大一统思想震惊了太多的人,君士坦提乌斯得知之后更是如获至宝,他们没真的搞懂大一统思想,但不妨碍他们赞成并宣传这一个思想,然后包装一下成为自己的使命。

“西域原本也是大汉治下的土地,只是我们的祖先允许他们成为诸侯王。”李匡理所当然地说:“我们这一次的进军,是要让他们再次回到大家庭。”

“应该的!”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才不管那么多,他坚定地说:“曾经的土地失去了一定要再次拿回来。”

在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的这个势力中,他们为什么要宣传大一统,就是要为君士坦提乌斯打造一个光明、伟大、正义的背景墙,从另一方面表示君士坦提乌斯才不是为了权力才和自己的兄弟打生打死,是为了保证罗马的统一。

罗马人信了“大一统神教”,还能从中得到好处,对于汉人觉得自己统治过的土地就永远属于汉人的这一论调,没道理不举起四肢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