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序幕(第2/2页)

“汉帝国的战船很犀利,可是他们的战法很僵硬。”撒拉尔·萨库曼能说话,再看一些阿三的阶级特点很明显就是个刹帝利:“从以往的交战例子来看,我们并不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

撒拉尔·萨库曼好像也没有说错,笈多王朝这边更多的时候是以少打多,面对汉国海军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也能打得有声有色。

笈多王朝对汉国海军的印象很直接,认为汉国海军只是占着战船犀利的便宜,要是双方的战船一样的话,该是他们狠狠地教汉军怎么做人。这个印象是随着笈多王朝近期一些新造战船向汉国战船借鉴改良,数量少的情况下还能战而胜之,得到的自信。

“我们有三十七艘新式战船,一艘就能牵制汉帝国两三艘,剩下的战船在人员素质要优秀于汉人。”撒拉尔·萨库曼坚定地说完,停顿了那么一小会接着说:“他们逼近过来肯定是为了登陆,又要分出足够多的战船。”

以登陆作战为目标的舰队,理所当然是要分队,笈多王朝一方的将领还没猜对王龛率领舰队的多寡,却很清楚根本就不会集中所有战船用于海上作战。

就像是笈多王朝的将领猜测的那样,汉国海军在足够逼近之后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自然是扑向了海上的敌军,另一部分则是停在沿岸之外准备登陆作战。

“用于登陆的舰队做好准备。”王龛不是在说废话,肯定是要海上交锋出现结果才会有登陆作战,要不然就是送人上岸等死。他一直在通过望远镜注视不远处的笈多海军,大致猜测敌军战船数量,又观察敌军采取什么样的队形:“今日风势太小,却要随时注意风向变动,一旦气候有变及时利用。”

海面之上的笈多海军正在干的是排布纵列队形,以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方式,每个小队是成一字型,将船身横向对着汉国海军这边。

王龛对那种阵型是一点都不陌生,汉国战船的床弩是布置在船头、船尾和船身两侧,打横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他知道笈多王朝那一方在发现床弩布置方案的优势后立刻借鉴,大型的远程武器也是采取了相同的改装,那么自然也是要船身横向对敌。

因为风力小,抢占风头利用风力就不存在必要,船只在这种风势下压根就不会升帆,就让数量众多的笈多战船是相对平静地保持阵型不动。

其实要是没有必要的话,海战中的船只压根就不会升帆,要不然就是增加受打击面,一旦船帆被火箭引燃还是极为糟糕的事情,极可能演变成为整艘船的火势。

在过往的海战中,汉国这边还发现到笈多王朝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一部分笈多战船的船帆被火箭命中竟然不会着火。汉军俘虏了船帆不会着火的船只,研究过后得出结论,阿三是用火浣布来当船帆。

火浣布的传说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是一种根本不怕火的“神器”,要是谁有一块火浣布完全能够当成传家宝,令汉人满是伤感又羡慕嫉妒的是阿三竟然用来当船帆,简直是无法原谅。

船桨拍击海水的声音在汉国海军纵列中响彻,那是王龛下令舰队展开攻击队形。

从高空向下鸟瞰,茫茫多的战船船桨激荡,有一艘作为领头,很快屁股后面就是一大串的跟班,一队又一队成为队形之后,海面上就好像出现了众多的长蛇在游动。

汉国战船行动起来,笈多的战船自然不会停在原地,大海之上就是一片船桨拍击海面的动静,双方整齐却不同的语言有节奏的呼喝着,声音之大不但席卷着大海,连沿岸之内的密林也被惊起一群群的飞鸟。

“准备!”

不同的语言,有着相同的意思,那是随着敌我双方的战船越来越近,操作远程攻击武器的士兵在军官的提醒下随时发射武器。

是汉军这边最先吼起“放”这个字眼,成为一字长蛇的各艘战船之上,弓弦和机械的呻吟声作响之后,一杆杆粗大且箭镞部位带着油脂燃烧的弩箭激射而出,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发出呼啸,大部分是射空落入海水之中,少部分命中战船锋利的箭镞与木头来了个亲密的碰撞。

汉人的床弩毫无疑问是在射程上比阿三的床弩远,自然是由汉人的远程攻击武器率先发声,导致的是笈多海军每每与汉国海军交战哪怕是事先抢占有利风势,可笈多战船总会被迫需要拉近汉国战船的距离。

此时此刻,明明是笈多一方的舰队先摆下阵势,可就是因为远程武器射程不如人,又要像往常那样在汉国战船射完之后,防止汉国战船“放风筝”,驱使着努力拼命划动船桨试图拉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