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灾年之下(第2/2页)

要是国家的官员烂透了的情况下,下来考察的官员不贪够了就绝对不会走,就算是走了也不一定会真的拿钱办事,还是他本来就该尽责的事。

国家中枢不会轻易免除某个地区的税收,倒也不是中枢不像人样,是地方上总能想方设法地请求免税,中枢真的同意免税,地方上的百姓却还是在缴税,可税都到了地方官员的私人腰包里面去了。出了事的当地官府必然死命掩盖或推脱,会向中枢上报百姓的刁蛮,地方百姓则是会认为管理国家的官员全坏透了,锅全让无法真正看到基层情况的高层背了。

“黄官上。”廖方是等待进入可以询问的环节立刻高声请示,得到允许才问:“官上可带来了服徭役的名单?”

廖村一百六十七人,男子年龄在十六以上和三十五岁以下有近五十号人。他们都是服过徭役的人,自然知道服徭役不超期没有补贴,人去了吃喝却都能用公家。

汉国的徭役还是非常人性化,该服徭役的期限虽然必须服满,还允许人超期服徭役,算是一种另类的打工,更通情达理的是领了工钱可以直接向相关机构购买粮食或是布匹。

总的来说,归于汉国治下的百姓不像之前那样恐惧服徭役,他们服徭役会因为劳动所在的场景或事情不同存在风险,死了却能得到之前历朝历代没有的抚恤,愿意延长徭役时间通常还多少能带点东西回家,导致百姓对服徭役有着之前各朝代所没有的热情。

“自然是有。”黄一也不墨迹,收了重新卷起来的黄纸布告,等一下他得去旁边的土墙上张贴,从怀里拿出一块木质的文牍就开始念名字,点完名看着底下一片失望的表情,喊道:“除却该服徭役的七人,其余人也不必失望。今上挂念郡里百姓,今岁特意传命下来,不但男子青壮可以前往县衙募工,老少妇孺也可前去。”

廖方不在服徭役的名单之中,失望之余已经抱定去县衙募工的决心,要不家里没多少储备粮食,田地干枯龟裂也无法农耕,待在家里纯粹是等死。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但自己可以去,官府还接受老弱妇孺。

“今上仁慈啊!”廖余是村长,其实也是官方编制,每年都能从县里领工资来的。他却不是单纯因为有工资领才说好话:“以往天灾之年,没人会来管咱们。今上不一样,他会管咱们!可要都听好了,哪家哪户的爷们要是灾年不求活,饿死自己自寻,饿着了父母妻儿非人!”

包括廖方在内的很多一家之主都在思考着,他们本人肯定是要去县里募工。是不是全家都去就看家庭成员构造,家里要老到不能动的老人或没幼童基本上都觉得该去。要是家里有无法劳动的老人和幼童,理所当然媳妇就该留下,带着能劳动孩子一块去。

各村都有像是黄一这样的人传达官方布告,很清楚灾年不能在家等死的人自然是要响应起来,没到召集徭役的日期,该服徭役的人也不等了,是向着县里而去。另外那些想要募工的人,他们是连等都不需要等,甚至还要赶早出发,要不然怕没自己的份了。

日勒成县已经有数百年之久,不过因为是在西北边疆真没有多么繁华,县城有着十足的西北特色,城墙黄色,地面黄色,里面除了屋顶也都是黄色,干旱灾年下哪怕是到了春季也难得能看到绿色。

知道灾年到了,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等死,各乡各里汇聚向县城,原先只是居住两千来人的城市人数急速增加,却是让城市显得极度热闹,就是那种热闹是沉闷的一种。

“兄长。”廖方今年三十二岁,父母已经去世,有媳妇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全家都来了县里。他称呼兄长的人是县里县尉的一名下属,两人原是同袍:“兄长所说,募工名额只有五百?”

被称呼兄长的人叫张勇,就是一名普通士卒罢了,却是县里的正经编制,可不是那种服徭役的郡县兵体系。他和廖方原先都属于张氏凉军,本人在张氏凉军是个什长,廖方曾经是他什里的一名士卒。

张氏凉国被汉国灭掉之后,曾经张氏凉国的正规军被十抽三整顿,有些是被补充到各个常备军,更多的是分配全国各地的县里,廖方就是被裁撤的其中之一,张勇则是很幸运地被分配在原来的张氏凉国疆域,更巧的是在廖方所在的郡。

“县里有户千余,人近四千五,九取一已经是仁慈之举。”张勇说的是良心话,他见廖方脸带期盼,知道是什么原因,犹豫再三却是讲:“大汉凡事讲法,不说兄为一小卒,便是县尉也难以安插。”

廖方立刻露出失望的表情,追问募工是怎么个募法,怎么才更有希望被选上。

“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大汉即将重进西域,县里募工便是张罗一些军需。”张勇却还是左右看了看才说:“五百之数归于老弱和妇人,不方便之人优先。”

照顾更该得到照顾的群体,汉国倒是将这一个诸夏特性的美德继续发扬,可廖方立刻就更愁苦了,他家怎么都不算不方面。

“除却徭役与募工,另有求活之法。”张勇见不得廖方一副郁闷到快落泪的模样,神秘兮兮地说:“近期有同袍入驻,听闻要效仿南疆之事。”

廖方并不知道那么多,听得一愣神赶紧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