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不开的古物迷踪是历史的宣言(第6/9页)

莫高窟选址鸣沙山,也是与其佛教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佛教讲求脱离尘世生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鸣沙山因为有宕泉河的滋润,是一块沙漠绿洲。绿树掩映着莫高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风沙的侵蚀,也阻挡了阳光对洞窟的照射。这里作为佛教圣地,环境清幽,飘逸着灵性的气息。

揭秘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重重迷雾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这就是“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是尖头船,整艘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

沉船中已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主要以瓷器为主,还包括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为研究宋朝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发现的铜钱近万枚,最早的为东汉的“货泉”,最晚的年号是南宋“绍兴元宝”。金饰品中有镶嵌珍珠的金戒指,非常精美。

如此丰富的货物加之专家对船头位置的推测,觉得这艘沉船应当是从中国驶出,赴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的商船。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当当作响,不仅如此,沉船还有其他的神秘之处,而这些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

1.船主的身份?“南海一号”中保存下来的文物十分丰富,精美绝伦的瓷器、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这些都不是一般的商船能够承载的,而且从沉船本身的宏大规模来看,推测船主可能非常富裕,加上发现出土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比较粗大,推测这个人有可能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高大的富商。

2.“南海一号”始发地为何处?有人认为是广东,也有人认为是福建,福建一说较被人们接受,因为从出水文物来看,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史料中曾有记载,在宋代广东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而江西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广东船逆流而上去装运货物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南海一号”发自广州的可能性不大,而从福建泉州等地区发船的可能性却很大。

3.“南海一号”是否因超载而沉船?欧洲有两条著名的军舰,一条是瑞典的“瓦沙号”,另一条是英国的“玛丽·罗斯号”,他们都是因为加装了大炮而造成船身载重量过大,才沉没海底的。因此有人猜测“南海一号”船上有如此之多的商货,是否也是因为超载而沉没的呢?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作为依据的佐证。

4.船上人员是否逃生?从“南海一号”文物的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但有专家推测,由于“南海一号”上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少,应该不会是远洋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这样的推断,“南海一号”沉没时,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时逃离,应该不会将随身所戴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全部抛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船主人与“南海一号”一起葬身于大海之中。

5.“南海一号”为何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有学者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沉船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专家们在对沉船周围淤泥进行研究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一号”船身材质不易腐烂。沉船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南海一号”是国内目前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它被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专家学者们通过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的勘探和发掘,不仅可以复原和填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空白,甚至还可能会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西夏王陵为何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陵区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这片陵区地阔野平,居高俯视,可以看到银川平原,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黄河。

研究者通过科学复原发现,西夏王陵应是由一座中为夯土,外面砖木结构檐梁的八面七层的巨塔,辅之以角台、碑亭、神墙、月城、献殿、陵台等附设建筑所构成的宏大、壮丽的一代帝王陵园。但是,现在陵园内的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了,那些矗立在贺兰山下的巨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西夏王朝昔日的辉煌与不幸。

西夏王朝是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隋代以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便南征北战,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党项人与宋、辽展开较量。1032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登基称帝。从此,西夏开始了近200年的灿烂历史。

从李元昊建国开始,西夏共出现了十位皇帝。到了13世纪初,强劲的蒙古军队打败了西夏,于是西夏王国就这样永远淹没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宋人眼里,西夏是“叛臣逆子”,所以《宋史》不载;而在元人眼中,西夏有“弑祖之仇”,于是《元史》亦不载。在两边都不承认的情况下,西夏王朝就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其实受汉文化的影响,西夏有自己的方块文字和历法,还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和宗教体系。近年来西夏文字也屡有出土,但是,完全解读破译西夏文还很难做到,所以这一西夏文化的载体,还不能告诉我们有关于这段历史更多的信息。然而当西夏王陵被发掘出来之后,虽然它本身有许多未解之谜,但这让人们对了解西夏的历史又有了信心。

西夏王陵对人们来说是神秘的,主要表现在至今没有人能破解其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谜团。由于缺乏文献记载,现在考古学家还难以确定陵区每座陵墓的主人是谁,西夏陵区的每一座帝陵,都是由宫城和其他附属建筑组成的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它们均坐北朝南,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如果从陵园宫城的墙垣形制考察,其平面结构像一个倒置的“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