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金玉其外败絮中(三)(第2/2页)

熊疑举手盟誓道:“寡人自然想要楚国强盛。又岂甘愿做守成之君?”

适又问道:“若有一日,您变革法度,引发贵族不满,您能够确保自己战胜他们吗?”

“这不是当年白公之乱,白公作乱,贵族们只需要一个新楚王,所以或有想要做忠志之士的,反对白公,平息祸乱。”

“可您如果变革,就是要与楚国全部的封君为敌,您现在觉得您是可以战争这些封君的吗?收拢他们的权力,您凭什么认为他们不会再选一个‘法古分封’的‘明君’呢?”

“您要变革法度,那么又哪里有这么多的人听命于您呢?或者说你下达的政令,又靠谁去实行呢?”

“现在贵族与士多有封地,又通文字,他们可以成为臣子。如今您的政令,是要剥夺这些臣子的权利和封地,难道他们可以执行吗?”

“政令变革之前,民众们并没有得到利益,所以他们又怎么会在封君贵族作乱的时候支持您呢?”

熊疑终究年轻,根本不曾考虑到这些深刻的矛盾,这些隐藏在深处的、平日没有考虑的东西,才是变革的真正阻力。

他汗水岑岑而下,又暗自侥幸,心道:“墨家众人的学问与矛盾之说,却有过人之处。说的清清楚楚,让我一听便知道了根由。他们既然说了,那必然是有办法的。”

如今都在密室之中,不用担心这些话被别人听到。

而且想来外面的贵族也不可能想到适会直接把话挑明到这个程度。

楚王急忙拜道:“还请教!”

适道:“这一次墨家所提出的守城贷款的偿还条件,于外不好说,但如今只有六耳,便可以说这些手段,也正是将来王上变革的基础。”

楚王恍然,心中明白终究适此来,是为了那些贷款偿还条件的事。

可是,他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些东西与适所说的今后变革有什么关系。

思索一番,想不出来这其中的关联,便再询问。

孟胜在一旁听着,心下喜道:“适的言辞,总是可以把对自己有利的事,说成对别人有利的事。这一点,我是不能够及得上的。楚王既问,这件事怕是已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