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百乘金玉悖辙还(六)(第2/2页)

在一个,告子的人性观是“人的本性没有善恶”,和适的想法有些类似的地方,也和适一直悄然改变的墨者所秉持的人性观极为相近,因而他还是喜欢在墨者内部。

选七悟害的时候,告子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禽滑厘、摹成子、公造冶这些人,论能力、学问、行义、威望,都要强于自己,所以他算是心服口服。

墨者人数不多,各部部首倒是齐全,一共三五百人,一堆部门,告子觉得混个部首也稍微有些难,但也混了一个吏长的职位。

他是以言辞著称的,除了巨子之外,适没来之前辩五十四为首。

造篾启岁也算是善辩,但是话语繁复有时候不得要领,比起告子要差一些。而造篾启岁前往巴蜀的时候,告子本身也不愿意做这件苦差事,对于选了书秘吏的人前往巴蜀一事他也没有反对。

可是如今新成立了一个宣义部,辩五十四又做墨辩一职,告子信心满满地认为这个宣义部的部首完全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谁曾想名单一出,竟然是才来到了墨家不久的适,这让告子极为不满。

此时墨者内部的纪律还不是太严苛,活泼而又不失严肃,人数也不太多,内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在墨者大聚之中表现出来,或是通过书秘吏传达上去。

只是告子对适担任宣义部部首一事极为不满,完全不可能通过书秘吏将自己的不满转达给墨翟,于是便直接去找了巨子,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屋外的树下,聚集了不少人,适并不在,他带着宣义部的几个人前往啮桑乡处理一些事还未归来。

树下,墨翟、禽滑厘等人俱在。

告子跪坐于地,一如从前那边直言不讳地说道:“宣义部部首,需要口舌锐利,能够讲清楚墨者的义。先生认为我行义不能持久,但是却也认为我能说清楚先生的义。既然这样,难道宣义部的部首不该是我来做吗?”

“难道先生认为,我的口舌不如适吗?他的言辞极为粗俗,甚至不懂雅语,反倒是和那些粪土稼穑的农夫之辈讲的清楚,恐怕并不能很好地传播墨者之义。所以先生难道不认为自己错了吗?难道我的口舌真的不如连雅语都不会的适吗?”

告子本来以为墨子会讲一番道理,至少也会安抚一下自己,哪怕自己做不到宣义部部首,但至少做个部介也有可能。

却不想,墨子直接回绝道:“是的,我就是认为你的口舌不如适,所以你不能胜任宣义部部首的职责。难道你不记得当年儒生程子来与我辩论时我的那番话吗?”

PS:

告子说的“食色性也”。告子在《墨经》中留下记录的事,基本都是“二三子”跑到墨翟那去告状,希望开除这个投机分子……墨子也是有意思,觉得自己能教育好,也没开除。到最后到底叛没叛墨真不清楚,但和孟轲打嘴炮打的火热,逼得孟子写了一大堆文章,专门驳斥告子的话。舍生取义、鱼与熊掌,其实都在想办法制造与墨者对立的仁义观:墨者认为利义统一。如果统一,那就没有取鱼还是取利的问题了。墨子一死,局面是墨家和杨朱死磕,儒家和墨家死磕,杨朱和儒家死磕……道家黄老一部分人和稀泥,希望调和儒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