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损公济私(下)(第2/2页)

足利义昭显然不可能接受这个建议。可是他也拿不出别的解决办法,于是不置可否,故作高深,示意其他人继续发言。

一色藤长环视左右也没有人能帮忙的,只好继续自己上了:“幕府慈悲为怀,不忍见到太多杀戮,对下素来以招抚为主。但这种仁厚却被一些宵小之辈看做是软弱……依在下所见,偶尔也需要杀鸡儆猴,才能震慑不臣之辈。”

他这话说得倒是好听,众人表面不得不迎合,但内心全都不以为然。

幕府这点直属领地,才多少收入,一共就养了一点点兵,战力平庸更缺将才,当年一万多联军攻打物集女城八百敌军都差点酿成笑柄式惨败。如今面对凶名远播的纪伊国人众,谁敢领兵前去?

足利义昭不会武艺,不会指挥,而且胆小怕死,他肯定不愿亲征。

噢,明智光秀和细川藤孝这俩可能有这个胆量,但他们可是内奸啊!内奸比外敌更可恶,与其让这两人趁机掌握了幕府实权,还不如索性让平手汎秀拿回和泉更好。

派到和泉的饭尾和御木,那都是幕府新生代里数得着的俊才了,否则也不可能委以重任。但俊才们很显然斗不过外面的野兽。

伊势贞兴差不多已经是最后一个可以干点实事的人了,他提出的方案不管多么荒谬,至少他自己能执行下去。

要不然还是找其他友好势力帮忙出兵?

可是自己一点兵都不出的话,不管找谁,都难以避免被鸠占鹊巢的风险。织田打下京都之后老老实实还给了足利,是因为京都政治意义太过于重大,就连信长也不敢贸然占据。但和泉不一样啊……

伊势贞兴也正是因为看穿了幕府虚弱的本质,才成为一个坚定的“鸽派”的。在他看来,幕府之所以还能存续,本来就是靠着别人给面子。就这么苟延残喘下去才是目前的最好选择。万一闹大了别人不顾面子也要毁掉你,那可无法挽回了。

情况确实很糟糕。

因为幕府实力衰弱,无法让家臣一展抱负,所以有才能的人都不肯来或者出走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才,幕府就不可能恢复实力。令人绝望的循环。

支支吾吾半天,明知道伊势贞兴那个方案就是“卖国求荣”,但始终也没人拿出更好的法子来。

直到最后一色藤长咬了牙下定决心,说到:“伊势大人既然要身先士卒,在下也不甘居后了!请公方大人派我与伊势大人一道前去调查解决事变。届时若是要剿,在下愿为先锋。若是要抚,在下愿为说客。”

主动请缨的事情,在织田家是极为常见的,但在幕府还真不多见。在场诸君都不由得吃了一惊,包括台上的足利义昭。大家都分不清,一色藤长究竟是当真有此忠勇之心,还是也要借机树立自己的小势力。

唯一确定的是,有他一起出面的话,就可以形成制衡,到时候伊势贞兴就算要“卖主求荣”,也会卖不利索。

所以足利义昭完全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