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斗争与妥协(第2/2页)

“多谢主公!”

对于不强求家臣留质子这一点,汎秀确实挺感激信长的。

眼见正事说定,汎秀松了口气,忽而信长又道:

“松井友闲很不错,让他成为直臣如何?”

虽然语调是在客气地询问,神态也很平和,但这种要求显然是不方便拒绝的。

出色的陪臣被引为直臣是常有的事情,这些年松井友闲应平手汎秀的邀请参与了尾张美浓的乐市和检地之类行政工作,在商人和僧侣之间十分受欢迎,故而名声也渐渐鹊起,而且还是织田信长最欣赏的内政外交型人才,得到青眼也不足为奇。相比之下河田长亲、本多正信的名气就差远了。

大乱之世,非君择臣,臣亦择君。有时家臣会推荐陪臣,也有时主家邀请陪臣。汎秀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毫不犹豫地答复到:

“是。”

他反应得甚快,回答又十分果决,丝毫听不出不情愿的念头来,甚至连故作荣幸的姿态也没有,仿佛只是执行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任务。

信长点点头,又发问说:

“今日起要遣人守住岐阜城到京都沿线,我身边一时缺些勇将,听说甚左(平手汎秀的通称)你属下人才不少,不妨推荐一二。”

汎秀一时不明,怔住片刻。若说松井友闲是偶然显露才能,令“织田大殿”青眼相加,倒还在情理中。而属下武将,虽有几个也算俊才,却不至于到了这个程度。

没等他回话,信长又似想起了什么,摇头补充了一句:

“三河那批人就不必了。净土真宗这教派,全是麻烦。”

左思右想,未解到什么深意。也许只是信长身边确实一时缺人。

属下被提携为直臣,虽然损失了人才,但也收获了不少人情。从另一方面讲,不也相当于将自己的旧部送到信长身边去吗?而且推荐上去的人不用再占俸禄,相当于增长了知行。

汎秀一一思索自己麾下最优秀的诸人。

河田长亲,本多正信,中村一氏都不以武勇见长,拜乡家嘉,本多正重则嫌出身太低。那么除却信长明言拒绝的三河众之外,最适合的是德山则秀了。他在美浓也算是稍有出身的武家子弟,智勇见识亦是不凡。乃是因为作为降将,缺乏一个露脸的机会,方才屈居陪臣。他这人十分喜好交游,倘若在别处有更好的机会,大概不会多作犹豫。

正因如此,不能如服部这般引为肱骨,更不会得到河田同样的任用。如今推荐此人做织田信长的直臣,却也是各取所需了。

思酌妥当,汎秀便答道:

“有个美浓人德山则秀,沉实果决,文武双全,我看他一定盼望为您效力。”

“美浓德山家吗?倒听说过。既是你推荐,便暂且一齐编入旗本,任个组头吧!”

“臣就替他多谢殿下赏识了。”

“嗯。”

这下子事情总该全交待完了吧!

汎秀起身打算告退了,但却见信长侧着头发呆,脸上表情复杂,似乎在走神。

莫非还有什么要紧事没说完?

只见信长神色不属,犹豫了几下,才开口道:

“有件事情,你需有所准备。万不可轻慢。”

“是。”汎秀如常答应下来,但心里却十分疑惑。能让信长变成这副吞吞吐吐的样子,究竟是何等大不了的事情呢?

“甚左(平手汎秀通字),你可记住了……”

“不论公方大人有何官职委任于你,也不可忘了,幕府是靠我尾张织田家方能再兴。”

“……臣谨记了。”

汎秀平静作答,心下却不以为然地想:难道足利义昭会给个什么高官厚禄吗?值得织田信长如此煞有介事?

他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适逢乱世,武力才是根本,区区官职,收买不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