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局势纷扰(13)(第2/2页)

马林科夫心乱如麻,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低头沉默不语。

“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恢复一点元气和信心,你们不要将美利坚炸个粉碎么?来啊,我给你这个机会!让我看看你的能力!”

马林科夫被带走后,托尔森问道:“您真要把他发展为我们的线人?”

“是的,我认为他具备充当头号鼹鼠的能力。”

“他可能不会答应。”

“不,他会答应的,我比你更理解这个人。”胡佛抽出一个卷宗详细解释了他的依据。

马林科夫是俄共中层人物中极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物,30年代把他巴结的人物是卡冈诺维奇。后者把他推荐到斯大林办公室去工作,一步步走上高位;苏联大清洗最开始叶若夫一手遮天,马林科夫就拼命讨好他,不但刻意与卡冈诺维奇疏远,甚至在主编《党的组织》杂志时大肆吹捧叶若夫是“斯大林式的人民委员”、“社会主义的真正卫士”、“向叶若夫学习、致敬”等;等风向一转后马上就同叶若夫划清界限,甚至还在叶若夫倒台过程中反戈一击,为最终清算叶若夫提供了不少证据。

随即他又和卡冈诺维奇重修旧好,然后巴结上贝利亚,同贝利亚沆瀣一气,其亲密程度如同昔日对叶若夫的态度一样。由于他善于左右逢源,特别是在调配干部和建立干部档案制度上深受斯大林喜爱,所以斯大林对他吹捧叶若夫并不在意,不仅没有疏远他,反而予以重用:短短几年就让他当上了中央委员、中央书记、中委会组织委员、中央干部管理部部长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他在目前国防委员会中是最年轻的委员,这次派他到美国来执行特派任务,也是斯大林和贝利亚亲自点的将,认为马林科夫“革命立场极其坚定、大局观念强、组织能力突出,是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相当理想的革命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