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超级炸弹(6)(第2/2页)

夏威夷也尝试了撤退,而且是那种很屈辱的,就地退役、化为平民的撤退办法,虽然运走了一部分人,但最后其他人还是被日军所俘虏,总算日本贪图财物,留了一道赎买的口子,否则真不知道那些官兵和平民怎么熬下去。

累西腓比夏威夷更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海域撤退变得几乎不可能,一方面是空中撤退变得高昂而稀缺,最后是人数更多带来的缚手缚脚,偏偏德军还不接受赎买。

倒不是德国人就富得流油,而是他们看不上4000美元/人这种小恩小惠,霍夫曼早就划下道道来:南美归德国,中美和加勒比海两家一人一半,纽芬兰要归伦敦政府,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联盟有权驻军,美国赔偿1000亿美元——只要接受这些条件,累西腓美军他可以完整释放,甚至把军火全部都带回去,德国现在不缺这20几万的装备。

这个赎买代价可比4000美元/人大得多,所以参联会死活不肯认——特纳除外,他不止一次地表示,把赔偿金额压下来一点,其他条件都可以接受,美国再把百慕大弄回来就好。

他的理由很简单:丢的土地全都是其他国家的,美国除少个夏威夷什么都不少,还多了个百慕大,议员和财团这里估计糊弄不过去,但对老百姓而言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夏威夷还不是丢给德国,是丢的日本,这就可以另算;对民众来说最难以接受的反而是1000亿美元赔款,但他相信这不是不能够协商,1000亿显然太多,赔偿200-300亿,并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掩饰一下就可以过去,就算真赔偿500亿,也就差不多相当于一年军费的40%,咬咬牙就过去了,旷日持久地拖下去不是500亿的问题,而是2000甚至3000亿的问题。

但如果德国有了原子弹,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累西腓只要1-2颗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然后德国人可以在东海岸从容不迫地挑选目标,那不是损失几百亿的问题,那是要损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问题。按4000美元/人的标准计算已远远超过。

当然美国自己也会有原子弹,但真到那时候怎么投放还是个问题,德国有百慕大这个跳板可用,有亚速尔这个途中基地,美国什么支点都没有,除非让轰炸机做有去无回的单程进攻——说好的B-36洲际轰炸机现在还没完工,目前载弹量、航程最好的B-29很难完成轰炸德国的任务。

再说,拿原子弹相互打仗,那是疯子的行为,德国有1亿人口,美国有1.5亿人口,真打起来没有10颗20颗原子弹不会有人倒下,可美国承受伤亡的能力和德国能相比么?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再退一步来说,德国开的和平条件已考虑到了美国的地位和潜力,不算很苛刻,没要美国一片土地——上次大战美国给德国开的条件有多苛刻大家都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