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第2/2页)

根据1945年产量规划(实际跨度1945年4月1日到1946年3月31日),德国将从中东、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利比亚、俄罗斯四个石油主产地(包括斯大林根据协议赔付的部分)拿到超过4500万吨的石油,且还可能拿到更多——取决于俄国和高加索一带的开采扩大和恢复情况,该规模远远超过德国军事和工业需求,因此继续维持全面管控既不经济也无必要。

12月调整中,继对罗马尼亚原油放松管制后,对匈牙利原油也放松管制,这两国近800万吨产量可自由寻找买家而不必征求德国同意。消息一放出,英法便获得了优先对接供应——他们可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各自感兴趣的物资进行交易。

施佩尔另外还放出风声,准备在1945年9月份后同意西俄原油自由贸易,这一块又涉及将近800万吨产量。这是为恢复西俄经济而必须采取的办法,弗拉索夫目前竭力在招商引资,西欧各国也表达了一定兴趣,但弗拉索夫显而易见缺乏支付和交易手段,德国放开石油供应后,有助于西俄经济快速恢复,这对于稳定东方政策是有较大帮助。

随着利比亚原油产量增加和中东石油加大供应,德国在12月变革中承诺确保意大利工业和军队所需的燃油供应,意大利原本每年至少需600-700万吨石油,德国一直只能保证300-400万吨,供应指标达到800万吨后,齐亚诺政府在多方面回旋余地将比较大。

扣除这三部分后,德国能剩余的原油产量将近2200万吨,欧战结束后根据统帅部测算,德国只需要600万吨石油就足以维持军队全面作战,同时工业领域因为德国有充足的煤炭供应,需求也不到900万吨(现在不再用燃油合成橡胶),意即德国自身燃油需求不过1500万吨,还有700万吨松动余地。霍夫曼批准对西欧加大200万吨供应,同意日本400万吨出口请求,另外100万吨收储——将使德国原油储备从400万吨上升到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