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战略防御(3)(第2/2页)

经过比对和研究,设计师提出2套紧急建造方案:一套基于3号坦克底盘基础进行改造,一套基于38T坦克底盘基础改造。相对而言3号保有量更大、底盘更多,技术扩散得更开——意大利等国也有,成本会比38T改造的产品要高。

霍夫曼考虑到今后大规模战争运用不多,综合权衡后确定以3号底盘为基础开发步兵战车担当E系列服役前的过渡。

但3号20多吨的重量显然过重,经研究后确定重量不能超过15吨,每车拥有正副驾驶1人,并可搭载背靠背乘坐的兵员10人,正好12人构成一个步兵班。发动机保持原配置不变,减重后速度要求提高至60公里/小时,车体配备一门20mm机关炮和一挺7.92mmMG42机枪,前后布置,同时成员还可通过射击孔用STG43步枪对外攻击。

车辆后部载员舱开有后门供载员出入,紧急时刻也可从顶部逃逸。这个设计不到2个月功夫便完成,霍夫曼大笔一挥要求先改造50辆验证,如果可行,准备先行改造1000辆发放部队。

为与原有装甲车命名保持一致,3号底盘的装甲运兵车代号Sdkfz.281,绰号“狼瓘”,日本认可了该改进,希望德国将来能把定型后的技术资料转送给日本,对日本人的这点小要求,霍夫曼也大度地同意了,毕竟日本人刚刚花了大价钱,总要给一点优惠折扣。

这段时间日本疯狂购买装备,特别是先进雷达、飞机、高射炮等,联合舰队更是买买买。5-7月份短短3个月时间,德国陆续向日本交付了400架Do-412、600架Ju-198和600架Bf-319,3000多台配套发动机、400多套对海雷达,双联装128mm高射炮也买了200多套。

特别是最后提供的Bf-319(烈风改),由于日德两国战术运用差异,联合舰队主力战斗机是烈风改,紫电改在战斗机中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但赤松贞明等王牌飞行员喜欢使用紫电改,为照顾这部分飞行员同时考虑到有截击美军4发重型轰炸机的需求,部分航母也装备了一批紫电改。

得知联合舰队倾巢出动东征的消息,霍夫曼微微点头:“美国人的好日子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