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苏维埃反击战(4)(第2/2页)

霍夫曼同意这种灵活变通的思路,于是便诞生了德国(欧洲)标准卡车,这种卡车在恶劣路况下标准运输量3吨,在公路或其他通行状态良好的地面上可轻松实现5-6吨的载重量。这次1944型换装过程中,不但重装备全部换成新型号,标准卡车也全面上市。

党卫军主力装甲师率先完成1944型编制换装并不是毫无争议,毕竟上次1943型换装时是党卫军和国防军各半,但在霍夫曼的坚持之下,各方面最终通过了,第一批换装的9个装甲师中有7个是党卫军师,另外两个名额给了飞行堡垒和装甲教导师,接下去才是对国防军大规模换装。

豪塞尔对此心知肚明:大战在即,有新坦克供应肯定要优先保障原单位补充,其他装甲师忙于作战恐怕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换装。而时间先后不正是充分说明国防军对党卫军这么多年来的牺牲和战功予以的认可么?虽然也有人提出如果部队都按照1944型换装,财政和国力根本无法承受的,但他努力不去想这些事。

元首曾信心百倍地喊出口号:“美国士兵的生活条件是世界一流的,德国士兵的装备条件是世界一流的”,豪塞尔对此深信不疑,只要元首说的就一定能做到,再说,元首也没说全部换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