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曙光(17)(第2/2页)

“转进伊朗?”霍夫曼仔细看了看地图,问道,“他是怎么考虑的?”

“增兵10万可以做到,但目前南线战役尚未发起,我军必须通过里海进行人员增援和补给,再投放10万兵力不成问题,可要再多投放10万人的补给就非常困难;其次,如果我军增兵之后敌军继续增兵怎么办?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往中亚派兵,敌人却可以源源不断地调兵遣将,他们放弃了中路焦土地带的抵御,腾出了大量兵力,中亚对他们是内线作战,距离近、补给方便,我们不具备类似条件;然后,在中亚大打一场并不符合当前的战略意图,冬季雪季之后,机械化部队移动将非常困难,只有山地步兵才行,我军最多的山地部队全集中在挪威,调往东线缓不济急;最后,现在撤退也来不及了,或者说,人员大概能撤退,装备撤不下来——全部搭乘运输机离开,不管装备。”

霍夫曼摇摇头,变成徒手兵离开中亚显然不是个好主意,装备他损失得起,这面子他丢不起,中亚各国刚刚宣布独立并向轴心靠拢,如果这时德军因为苏军威胁而丢盔曳甲地逃跑——就像英美在非洲那样,中亚各国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民族政权马上就会被苏维埃扑杀,这对士气、对民心、对德国在盟国面前的威信都是重大打击,隆美尔大概基于这一点才提出加强补给并增兵的要求。

霍夫曼现在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按蔡茨勒的意见,曙光战役继续按部就班,隆美尔向伊朗转进,大不了等明年开春再打回来;二是按隆美尔的意见,加强中亚兵力并增强补给能力,至于曙光战役,因为中亚战局牵制,或许不再需要这么多补给力量。

两种意见都有点道理,凯特尔对此也能挠头,官司打到柏林,现在轮到霍夫曼为选择而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