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分兵(4)(第2/2页)

1、在埃及局势稳定后,以紧急状态委员会为基础改组设立过渡政府并举行真正民主的大选,埃及获得完全独立与自由;

2、宣布废除与英国的一切合约,没收英国政府、企业、侨民在埃及的一切产业,并保留向英国索取殖民统治赔偿的权利;

3、组建埃及国防军,员额暂定20万人:近期目标组建3个师,远期目标组建12个师,同时建立海军部队;

4、邀请德国国防军友好进驻并帮助埃及驱逐、消灭一切英军;

5、德、埃双方约定以互惠价格进行商贸往来:德国向埃及出售军火、机器设备和埃及需要的工业技术,埃及向德国出售农副产品,特别是因战争而大为积压的棉花。

除这些公开条款之外,凯塞林还和马希尔签订了密约:

1、德国承诺支持以阿里·马希尔为首相的埃及新政府,新政府向德国聘请军事、政治顾问和技术专家;

2、运河公司今后作为德国、埃及共同控制的企业,各占50%股权,德国军队经埃及政府邀请后在运河区驻军,人数不超过5000人;

3、埃及国防军配合德军在东非的军事行动;

4、自即日起废除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苏丹领土将根据适当原则进行分离,与埃及关系密切且属于埃及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土一律合并于埃及。

亚历山大以为自己做的很巧妙,在当天傍晚最后指挥少部分部队登上火车的时刻才告诉拉姆斯登有关撤退路线的真相,但很快他就发现被愚弄的人其实是自己。第二天下午时分,德国海军航空兵司令里希特霍芬在意大利海军的协助下,指挥飞机从苏伊士运河区南端的临时机场起飞,直接从开罗以南掠过并大肆轰炸基纳附近河段的船只。经过黑海的实战锻炼,海航对付海上目标都已得心应手,更别说尼罗河上那些速度慢、根本无法大范围机动的慢速运输舰。

经过半下午轰炸,逃跑的英国船队大部分在中途被击沉,虽然很多英国官兵都跳尼罗河挣扎求生,但其他过往的埃及船只根本无动于衷,早就远远避开一边。倒是对坐火车撤退的英国部队德国人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任由他们一路向阿斯旺奔去。

“看吧,这就是你安排的、自以为高明的撤退路线……”拉姆斯登恨恨地将电报摔在亚历山大脚下,“另外告诉你,不是27也不是28日,今天下午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就已抵达,过了今夜我们就要被团团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