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航空军备重整案(2)(第2/2页)

“先生们,努力生产飞机吧,产能才是你们的天花板。”霍夫曼用难得一见的俏皮话给会议做了总结,“今后帝国对于飞机的需求永远是你们产量的两倍,我从不低估一个资本家追求利润的决心,也请你们不要低估一个领袖追求胜利的决心!”

福克沃尔夫公司是这次会议的最大赢家,不仅他们主打的Fw-190A订单增加了1000架,足足比原先扩充了5倍,而且在元首的亲自关心下,首席设计师谭克博士还得到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液冷发动机使用权,霍夫曼叮嘱道:“希望博士尽快将液冷型号开发成功,以便获取更好的高空性能,帝国太需要截击机去应对英美轰炸机了,也太需要先进战斗机争夺前线制空权了,在喷气机真正成熟之前,Fw-190几乎是我们的唯一希望,所以我认为可以暂停发展对地攻击和战斗轰炸型——这个代价我们承受得起。”因为霍夫曼知道,长鼻子Fw-190(即Fw-190D)及其改型Ta-152才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好的螺旋桨战斗机,可惜出来的太晚,他要做的就是排除一切干扰尽快推出。

这下轮到与会众人面面相觑了,听到这么内行的讲述,谁还敢说元首不懂飞机,起码不比飞行员出身的赫尔曼·戈林差。

虽然福克沃尔夫公司拔得头筹,但梅塞施密特公司和容克公司也算是大有收获,不但大大扩大了当家产品的生产份额,还开辟了海军型的新天地;亨克尔貌似吃了不小的亏,但他们及时采取了施佩尔的意见,将停产型号的剩余订单按同等价格转移成了Bf-109和Ju-88,实际上利润同样可观,而且还捏着夜间战斗机和快速侦察机的项目,再加上还有一线希望的喷气机项目,仍然大有可为。

争吵了大半个下午,貌似到最后谁都没吃亏,现在大家都为霍夫曼和施佩尔推进战时体制唱赞歌了,唯一脸色有些难看的就只有空军技术部的将军们,可现在他们群龙无首,掀不起什么浪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