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投献为奴(第2/2页)

往年庾翼倒也无需为此忧愁,但今次淮南一行很明显他与两位兄长之间都有了分歧,未来未必还能从容调用家中人力、物货,对于自己私人班底的建设也该更加重视起来。

往年他虽然也不乏经营,但能将王愆期这种经营多年的江北军头家资、部曲完全收入囊中的机会,也实在不多,简直就是翻倍的增长。

如此一来,就算今次没有达成台辅们的要求,单单这一点私人收获,也完全值得他奔劳一行。毕竟职事上的升迁全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而私人力量的丰厚则更有着极大的意义。

往年沈氏在苏峻之乱中凭着部曲私兵大收其利,名实兼得,那种机会虽然不可多得,但是至今想来都令庾翼羡慕不已。

假使当年大兄不那么洁身自好且约束家人,也如王氏、沈氏那样大量招收门生荫户,手中集结一股忠诚可信的力量,当时他们兄弟也不必那么仓皇逃离建康,以至于引来更大的悲剧。

如今再想起来,其实当年大兄的死也透出几分古怪。那时同行的沈哲子不过一个少年而已,哪怕再怎么少贤高才,但就连自己在连番遭遇剧变都惊恐不已,而沈哲子则反应的太镇定了一些。后续诸多事态发展,沈氏总能将利益最大化,也不得不让人怀疑。

不过庾翼也知他这一点遐想实在不靠谱,除非沈家有未卜先知之能,事事都能料到,且长久筹划、演算诸多,才能保证步步不错。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点联想,大概也是庾翼与沈哲子渐行渐远而生出一点恶念,以抵消心中那种负疚感吧。

但无论如何,能够充实自身部曲私军,这总是不错的。像琅琊王氏哪怕被多方打压,但仍能保全诸多潜力,这也是因为早年设置琅琊侨郡,几乎半郡之中乡户皆入其门下。

若非沈氏异军突起,在那场变故中其实王家本该是最大赢家,甚至借此扫除王敦作乱留下的恶劣影响都有可能。

既然眼下王愆期表态投靠,庾翼也就不能再不闻不问。虽然沈哲子放过王愆期,但正因其人妄动使得台中陷入绝对被动,台中对王愆期不满者不乏其人。

眼下王愆期已经成了自己的亲近门生,庾翼自然要尽力保全其人。而且沈氏那里反应如何也要考虑到,就算沈哲子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但其父沈充未必乐见自己于此得利,包庇对沈氏怀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