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2章 忠骨难封(第2/2页)

彼此各剖心迹之后,原本因身份际遇而略有隔阂的两人,再对谈起来则就有了一种不必言道的意会。沈哲子指着谷中那些兵卒,望着郭诵笑问道:“依郭侯来看,若是一旦有事,这些子弟如今可还堪用?”

郭诵沉吟片刻后回答道:“大凡精悍之旅,鼓响而勃,鸣金则止,操练得宜,食用俱足,已经可称得上能战之兵。如今谷中这些兵卒,确是可称能战之兵。府内供养足份,力壮之处,尤甚于诵在荥阳所部。”

讲到这里,他话音又顿了一顿,然后才说道:“然兵者大凶,能战只是一节。于此之外,尚需敢战。力可养,气难生,终究要血浪中浸淫几次,才可称得上是精兵。这些兵卒不乏北地浪人,劫余之众,力气倒算皆备。若真遇兵事,未必能每战必胜,但也可进退有序。”

沈哲子闻言后不禁点了点头,平日操练再如何充分,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阵厮杀,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在真正的战火考验之前,若能保持一个严明的军纪,积重成习,已经算是颇有气象了。

如今这些严加操练的部曲,不只是用来应对将要到来的乱事,沈哲子更将他们当做日后北伐的骨干力量在培养。因此兵源的获取,主要是在京口招募流民。

流民的悍勇不须赘言,但缺点则是散漫成性,打得起顺风仗,韧性却要稍逊。郭诵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将他们训练得进退有序,已经算是难得。未来几场战事历练下来,未必就会逊于时下各家精心培养的部曲。

“稍后郭侯赴任宿卫,可以在其中抽调一部充作亲卫部曲。”

虽然郭诵时下身份尴尬,但等到李矩的一应哀荣争取下来之后,再为其某一个宿卫任事并不困难。未来的形势会严峻到何种程度,沈哲子也不清楚,但必须要在宿卫中掌握一部分自己的力量这是肯定的!纪家虽然在宿卫中根基不浅,但真到了危急时刻,终究不及自家的力量布置方便一些。

能够将郭诵延揽过来,对沈哲子而言也是一件大喜事。

他虽然如今在都中名望不小,但终究年幼还未任事,尚是白身一个。如郭诵这种北地宿将,无论积功还是资历,那是跟郭默一个级别甚至还隐有优胜,绝非眼下的沈哲子能够驱使得动。

所以无论如何,沈哲子都要为李矩争取到一个隆重的追封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