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战(第2/2页)

其实江西,福建统统都如此。

农奴制在这片区域根深蒂固,甚至部分地方还有某种特权。

明朝文人笔记有过记载。

这就是明朝江南奴变的根源。

原本历史上因为崇祯朝越玩越烂,地方上军事力量名存实亡,那些农奴们得到机会,整个江南到处都是奴变,甚至一些地方都把士绅吓得不敢去收租。

毕竟收租得成本。

当收到的租子都不够养活收租的打手时候,那租子收不收的还有什么意思?

和光头佬后期差不多。

光头佬后期江南很多地方也这样。

这样的地方最容易,也必须以武力来解决,因为民间基础好,那些佃户农奴已经迫不及待,只要打过去竖起旗号,剩下就是摧枯拉朽,根本不用真正打仗。所以士绅们在丛山关的抵抗才那么顽强,都知道这把火烧进去就什么都完了,那些佃户农奴们会像一场熊熊烈火一样,让他们葬身火海,他们必须死守丛山关,等待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光。

“可以!”

他们的希望之光说道。

卢象升考虑不了那么深远,其实他对局势也不是说很了解,毕竟他之前一直在辽东。

但堵胤锡知道。

堵胤锡急忙向他使眼色。

杨信很干脆地抓住了他腰带,堵胤锡惊叫一声,很显然还想拔出腰间的短枪,但可惜他动作太慢,紧接着就被杨信扔了出去,然后带着惊叫声落入江水中。

好在一旁就是蜈蚣船,那些士兵赶紧伸出钩子,把他从水里拖回到船上……

“一个芝麻官一点规矩不懂!”

杨信鄙视地说道。

卢象升很无语地看着他。

“瀛国公,您不会亲自上战场吧?”

他说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

辽东军团对杨信有着根深蒂固的敬畏,如果杨信亲自上场,恐怕没人敢迎战他,罗一贯就说过,要是杨信上阵他就绕开,他和部下是不会跟瀛国公动手的。祖大寿三人虽然没有类似表态,但他们的部下都是听杨信的传说成长起来的,杨信真要是抡着青龙偃月刀之类武器露一手,恐怕那些骑兵瞬间就崩了。

“不会了,这又不是杀建奴,提不起那兴致来!”

杨信说道。

卢象升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