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2/2页)

目前来讲杨信可以选择的最理想移民方向也就台湾。

但即便去台湾,他也必须得做好死很多人的准备,各种疾病无孔不入,但能承受的也就只有台湾,如果是向南洋移民死亡率更高,一个疟疾就能让那些北方人倒下一多半,一到雨季更是准备好一堆堆死人吧。

蒙古人三次进攻越南,全都是旱季势如破竹,雨季一到立刻跑路。

移民开拓必须进行。

但指望移民开拓解决大明面临的这场浩劫同样不现实。

“我二叔问你,到底是不是疯了。”

杨夫人说道。

“疯就疯吧,这个世界都快疯了,我不疯也得疯啊!”

杨信搂着她说道。

“真得会有大饥荒?”

方汀兰头倚着他肩膀,看着不远处忙碌的农田问道。

那里是正在插秧的杨家佃户。

这时候麦收已经快结束,部分收割早的已经开始插秧,还有一些在播撒肥料,来自遥远东海上那个小岛的鸟粪,这也是第一批使用鸟粪肥的稻田。那里鸟粪的产量不高,毕竟就那么点地方,很难容得下太多工人,甚至淡水都得从钓鱼岛运过去,而钓鱼岛所谓的淡水,也仅仅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溪流。

甚至还得修蓄水池。

不过至少供应杨家这片稻田是足够了。

“饥荒,其实用饥荒来形容已经不够了,准确说是一场浩劫啊,一场席卷整个大明的浩劫,万里江山一片饿殍,你会看到京城每天抬出几千具死尸,你会看到所有那些你在史书上看到的死亡与毁灭。”

杨信说道。

不远处的码头上,一艘快船悄然靠岸。

许久不见的沈世魁走下船,多少有些愕然地看着他们。

“沈兄,你不会带来坏消息吧?”

杨信说道。

沈世魁赶紧走上前行礼。

方汀兰赶紧挣脱。

“末将见过都督,的确有坏消息,建奴主力大举进攻朝鲜并攻破全州,戚帅保护李倧撤退至罗州求救。”

沈世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