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第2/2页)

不过京城的米价仍旧没有显著降低,甚至还有点略微上涨,一度再次突破一两,杨信这点投入量抵消不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普遍减产,尤其是临近的河间府发洪水,完全抵消了天津产粮区的丰收,毕竟粮食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就是奇迹,但洪水一过就是绝产。

实际上杨信现在越来越力不从心。

无论他多么努力,在越来越频繁的灾害面前都是徒劳,就像往正在决口的堤坝扔一块小石头。

一下子就冲跑了。

但面对这现实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继续这样挣扎,然后眼看着恍如末世的灾难一步步降临。

“倒是台湾那边的确是好地方,侄儿跟着李家的船去过一次,完全可以说如同鱼米之乡般,唯一的问题是需要开荒,但只要开垦出来,就是丝毫不输苏常的水田,而且遍地鹿群,侄儿还猎了几百头鹿带着路上吃。”

杨寰说道。

这时候鹿皮是向倭国出口的重要物资。

李家之前在嘉义的基地,实际上就是猎鹿的,后来荷兰人也是如此。

“那就把这些人全送到台湾,李家在南边垦荒,咱们不去他们那里,就全送到北边,不过暂时先跟着你去抓人,这里是抓捕名单,你立刻带着后面的苗兵去松江和苏常,把那里在名单上的全部封门。就用这些苗兵,正好也让他们先住在这些人家,若是有人敢反抗,就直接调动他们镇压,剩下的就看抓的这些能不能撬开口了。”

杨信说道。

黄澍已经露面了,很快这些地方就会知道。

得提前布置,防备这些家族也像黄家和郑家一样,提前到官府把那些卷入的人开除祖籍,只要他们被开除祖籍,那无论做什么就都与其家族无关,同样也就没法再抄家了。

“叔父,这些人家都不一般啊。”

杨寰看着徐本高,王时敏这些名字颇为惊悚地说。

这何只是不一般,全都地方上的顶级望族,随便哪一个在苏松常跺跺脚都是颤三颤的,对这些人的抓捕,全都是会引发地震的。

更别说他们在朝中的势力了。

徐本高和王时敏可都在京城,当然,他们的财富都在老家。

“不论什么家庭,这次都要拿下,敢反抗就让这些苗兵动手。”

杨信说道。

他也是算得上日暮途远,只能倒行逆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