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2/2页)

杨信笑着说。

然后他身旁的杨寰赶紧拿过一面足有巴掌那么大的镜子。

“总督阁下,我们的船舱里有很多这样的镜子。”

马士达路也傲然说道。

“但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还是很有纪念意义,以后你们的镜子就不用再往大明运了,倒是你们有兴趣可以把我们的镜子运回欧洲,或者运到其他地方。这样的是小的,我们甚至可以制造桌子一样大的,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杨都督兴致勃勃地说道。

“如果您真能制造这样大的镜子我们当然非常愿意采购。”

马士达路也说道。

不过看表情他对此并不以为然。

实际上这时候法国的铸造法制造平板玻璃还没开始,那个一直到十七世纪后期才出现。

“那就一言为定,你们从倭国回来时候,我让你看到这样镜子。”

杨信说道。

至于马士达路也给他的礼物其实是六匹马瓦里马,就像杨信猜测,这东西根本不需要从印度运来,马六甲城就有不少,马士达路也只是在马六甲城顺便给他捎了六匹而已。

另外他这三艘船也的确是满载着大米而来,三艘船从会安运来近四百吨大米,这些大米不但被杨信按照市价收购,而且还让他们享受了免除一半舶税的优待。

接下来这些大米将在澳门起运,由四艘巡洋舰装载直接送往天津。

这时候北中国的灾难时代已经开始,除了持续到四月的鲁西大地震,不久前滹沱河还在晋州决口,洪水夷平整个束鹿县城。今年京城米价就没有过低于一两的时候,甚至连江浙米价都站上了一两,这些大米的运到应该能让米价有所下降,接下来所有到达澳门的大米除了少量留下吃,其他全部北运。

杨信的第二支增援舰队正在南下中,只不过风向不对走走停停,估计得一个月后才能到。

这批还是十二艘巡洋舰。

他的船厂目前建造这样十二艘巡洋舰只需要两个月,唯一的问题只是水兵不足而已,但充当运输船还是没问题的,中式硬帆本来需要的水手数量就少,接下来他将不断用这些巡洋舰运输大米北上。

等秋收就好办了。

因为天津的数十万亩稻田今年将迎来一场大丰收,这些大米肯定会将京城米价拉回一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