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继续逼良为奸(第2/2页)

后者恍如失节烈女般在半空中哭着,搞得门外围观者一片欢乐。

“你们那里还产石油吧?”

杨信问道。

“延长和延川出,百姓多用来点灯治病。”

马茂才说道。

“帮我弄一些来,我给你们按照菜籽油的价格。”

杨信说道。

“这个举子孝敬杨都督即可,举子家虽不说富豪,但也不至于为几桶石油收都督的银子。”

马茂才笑着说道。

“不不,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再说这东西我得一直要,总之就是菜籽油的价格,你们从陕北给我运过来,运来多少我要多少,如果菜籽油的价格你们得赔本,那就再往上加,总之你们先送一批过来,若是需要重新定价钱不必跟我客气,这东西是真当生意做的。”

杨信说道。

他要石油当然是土法炼油了。

虽然除臭的确没办法,但如果给皇宫当室外照明,或者那些其他宫女太监使用还是没问题,再不行还可以做武器用于守城,弄个瓷壶装上,点着了砸出去那堪比万人敌一样可怕,而剩下的沥青可以用于造船。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增加陕北的财富和粮食供应,这些运输石油的商队回去肯定带着货物的。

从那里向京城运输只能是驼队或者手推的大车。

这些又不可能空着回去。

而且还可以在此期间把地瓜通过那些商队引过去,陕北那地方可是接下来大明内乱的起点,而李自成那些人造反解决不了的关键原因,说白了就是那里的大规模饥荒,没吃的自然要造反。

有吃的就解决于无形,就算无法彻底解决饥荒……

实际上肯定解决不了。

明末这种饥荒不是说有地瓜就解决,咱大清有地瓜一样饿殍遍野,但有地瓜终究能够减弱饥荒的伤害,这种东西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真正等收获,饿极了地瓜秧一样也能吃,实际上饥荒时候地瓜秧甚至能成为饥民最主要的食物。

这就很有用了。

说到底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建奴,野猪皮至少目前看是翻不了身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渡过已经没有几年就降临的这场可以说浩劫。

陕北饥民饿到连苍蝇都吃光啊。

养不活扔掉的孩子填满一整个山沟啊。

“举子这就给家里写信。”

马茂才说道。

“写完信之后给我,我让人加急给你送到延安。”

杨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