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2/2页)

所有外面的奏折,诉状,统统都是先送司礼监,司礼监掌印是杨信的伯父魏忠贤,司礼监办事的主要太监刘时敏等人,全都是他的同党,你们指望能让皇上听见?

开玩笑!

没人给他报告他如何知道?

就算是南京守备太监的密奏,最后不也得走司礼监?司礼监不报皇上什么也不可能知道,咱们这位新君据说从不上朝,更不见大臣,只是在皇宫做些乱七八糟的玩具,毕竟他才十五岁,甚至都离不开乳母。内阁据说也只有方阁老能时常被召见,韩阁老和刘阁老都得方阁老转达陛下旨意,那方阁老的侄女可早就是杨信的人,此事当初整个京城都传的沸沸扬扬,几乎无人不知。

你们觉得方阁老会和谁一伙?

想让皇上知道,必须得搞个大事情才行。

小打小闹没用。”

杨信说道。

“杨兄言之有理,咱们哭庙至今朝廷可有动静?那杨信南下其意难道不是很明显?皇上根本不理会咱们的鸣冤,反而让杨信南下对付咱们,照这样咱们进京敲登闻鼓也没用,修吾公的那些弟子又不是没敲过,结果还不是白白搭上了五条人命?”

熊文举说道。

“对,就去堵运河,咱们也不是公然造反,咱们就是进京诉冤,然后各人都买船雇船,驶到扬州去把运河堵死,或者干脆把船凿沉,咱们只是不小心沉船而已。前面沉个三五艘,后面几百艘船涌进运河堵死,这样咱们也没什么罪责,剩下就是继续堵着,皇上什么时候放人什么时候咱们散了。”

李明睿同样激动地说。

“此计甚妙!”

杨信说道。

不得不说小李还是有几分头脑的。

“这事关重大,得去东林书院找景逸先生商议。”

万时华说道。

“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妥,毕竟北边还在和建奴交战,若是运河堵住出了乱子反而是咱们罪责。”

杨廷麟皱着眉头说道。

他是清江也就是樟树人,清江杨氏是药业世家,清江是大明最大的药材加工交易市场,他是后来卢象升手下主要幕僚,赣州抗清兵败自杀。

“伯符兄,你还是太拘泥小节啊!”

杨信鄙视地说。

李明睿和熊文举深有同感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