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咙也没人救你!(第2/2页)

孰轻孰重他清楚的很。

再说事已至此,反抗也没用。

索性爱咋咋地,不就是被骂吗?衍圣公就不怕被骂,能写出八荒咸歌盛世的人那心理素质岂是常人能比。

“这凤阳如此萧条?”

杨信看着四周荒芜的田野,破败的村庄疑惑的说。

这里的萧条程度远超他想象,好歹也是中都,水陆交通的枢纽,但看起来还不如济宁,徐州这些运河沿线城市,尤其是乡村破败,人烟明显没多少,哪怕这时候是冬天,地里也看不到太多庄稼,到处都是荒草,比起郓城巨野这些地方也强不了多少,甚至有可能还不如那一带。要知道这里是中都留守司驻地,下属八个卫,而且都在这一带,光凤阳就三个卫,留守两个,皇陵卫,长淮卫,怀远卫全都集中在浮桥周围,光这八个卫就意味着此地至少数十万人口。

光编制就四万了。

四万军户加上家属就得至少二十万了。

更何况这里还有皇陵和守备太监,凤阳府,不过凤阳巡抚不在这里,凤阳巡抚是漕运总督兼着,驻扎在淮安。

但这明显看不出有多少人。

“凤阳本来就是穷地方,除了旱就是涝,几乎就没个好年景,军户年年逃亡都逃了快两百年,军户逃了但该交的粮食不能少,最后就是没逃的交,然后没逃的受不了也跟着逃了,最后就这样越逃越少。这里的地都是官田,而且产粮少也没人愿意来种,最后不就是越来越萧条?不过就这里了,过了这地方剩下就是花团锦簇了,往南过了清流关就是繁华盛世了,赶紧走吧,这地方没什么可捞!”

衍圣公说道。

他们这一路还是捞了些的。

杨信可是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地方上尤其是卫所将领,少不了孝敬一些。

不过因为行程仓促,也算不上收获多丰,过了淮河就真正到好地方了,繁华富庶的江南正在对着他们敞开大门,虽然这座大门破败了些,但门里的的确确是花团锦簇。

“龙兴之地搞成这副模样,太祖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啊!”

杨信感慨道。

然后他们一行踏上临淮关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