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实意(第2/2页)

既然如此,也不急于一时。朱高煦还记着三次推拒的规矩,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他拒绝的理由是:德行才能不足以做皇帝,想回云南。

这次朱高煦从地上爬了起来,回顾左右,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太过伤心,无意于大位。况且,除了先帝被预谋诱至东宫、被毒杀于东宫之事实,铁证如山真相大白;余者诸事,尚无凭据,只有郭资在四川的供词罢了。

有些人或许不太相信的。我朱高煦并非东宫党羽、更不会像他们那般不讲道理;没查出真凭实据之前,怎能轻易登基称帝……”

大理寺卿薛岩立刻说道:“东宫党羽欺骗先帝之春和宫,毒害弑君,此乃真相事实。若非他们想政变,还有甚么缘故?

汉王乃先帝嫡子、大明亲王,所言必是实话。下官是相信汉王的!诸位赞同下官之言者,都到这边来恳请汉王登基!”

薛岩又道:“诸公为人处世,必应表里如一,此乃起码之道德品行。那些趋炎附势、口蜜腹剑者、居心叵测者,心里不相信却毫无操守的人,不要假惺惺地过来了!只有忠心的赤子,才配跟随本官恳请汉王!”

顿时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犹豫地起身,移步到了薛岩身后,一起叩拜请汉王继承皇位!

汉王府文官侯海问道:“诸位都真心相信汉王之言吗?”

大殿里一阵附和。宗亲王贞亮郎朗说道:“臣等在先帝灵前、如敢有半点假意,必天打雷劈!今日但凡有表里不一者,往后朝廷诸公,都应唾弃他的德行,让他身败名裂死无葬身!”

许多人都点头称是。

朱高煦看到大伙儿如此真心实意,十分动心,几乎想马上就答应称帝了。然而这才是第二次劝进,他觉得还可以稍微等一下。

于是他稍微有一点松口道:“今日时辰不早了,咱们先出宫,以后再说罢。”

朱高煦先走出大殿,众官也陆续跟了出来。

此时夜色已深,周围的亭台楼阁都笼罩在夜幕之下,景色在火光之中隐隐可见。然而大伙儿的兴致不减、议论纷纷,九五飞龙殿中依然一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