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第2/4页)

这是个非常艰难,但似乎也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选择留在这里,可以仗着水军的封锁、郯城的坚固、开阳的粮食,继续苟延残喘,说不得官渡那边决出胜负后这里都未必真的垮掉。但这毫无意义,只是坐以待毙而已。

因为冬季一到,枯水期便至,水军的封锁就会立即垮掉;而郯城的坚固和开阳的粮食,以及庞大的部队数量也都在人心浮动面前毫无意义……这一点,重阳节那日的琅琊兵已经充分给所有人做出了演示。

实际上,听说关羽在下邳秋毫无犯,反而善待所有士卒将领家眷,甚至还放粮于民间以后,郯城就已经有些不稳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着巨大负罪心态的周公瑾没有任何理由带着这么多部队陷在死地不动,他是真想尽全力为刘备保存一些力量,尽全力挽回一点点局面的!

水军汇集到了郯城附近,然后选择弃船上岸,徐州花了足足六七年才积攒出来的几百艘战船被付之一炬,再加上原本的步军、民夫一起,勉强凑够了三万部队,便扔下所有降兵,立即渡过沂水,向西南而去!

这里多说一句,周瑜临行前甚至想过将这几万琅琊降兵尽数杀掉,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心软,而是怕耽误时间而已。

目标已经很明显了,周瑜此时已经完全放弃了个人生死荣辱,就是要拼一拼,搏一搏,希望抢在关羽、郭嘉那些人之前,越过武原,抵达中原与徐州之间的最后一个战略壁垒,彭城国彭城县所在。只要抢占了这座控住泗水上游的城市,虽然不指望能逆转战局,但最起码可以让中原联军喘一口气,看看能不能做出防务调整,防止关羽在稳定住徐州局面后直接切入中原腹心。

当然了,这个举动,已然是默认放弃了整个徐州。

“都督,前方十里便是武原!”

一日夜急行军六十里,还穿过了一条沂水,周瑜及其所部终于在第二日清晨来到了武原县境内,随从的心腹水军将领钟离绪即刻主动请示。

“全军歇息片刻,用水用干粮,然后准备旗帜还有军中尚存之金鼓,待会鼓噪向前!”早已经弃了羽扇纶巾,换成铁甲钢盔的周瑜稍作思索便在马上给出了最佳答案,他需要防备城中守军被关羽招降。“关云长刚得下邳,兵力有限,城中即便是被招降,也应该还是原本官吏,我们一震之下,或许可以直接动摇彼辈。”

钟离绪不敢怠慢,即刻领命而去。

而周瑜发出军令后,不及用干粮,便复又匆匆招来一将,说是一起用餐,然后便下马和此人一起去了僻静之处,而周围人也都并不疑惑。

原来,此将唤做周黎,乃是周瑜同族远支兄弟,如今为军中掌军法的军司马,本就是负责查探军中情势之人。

而兄弟来到一处小坡后,甫一并肩坐下,周公瑾便忍不住低声正色相询:“二兄,一日夜行来,军中有多少离散者?”

周黎以亲族任此军司马,本就是做这个工作的,自然一路上多有观察,但依旧面色严峻,摇头以对:“昨日白天便有两三千郯城本地兵马故意落在沂水后面,没有过河,你当时没有让我去理会,而等到晚间,离散逃亡士卒极多,数不胜数,甚至有军官、军司马带头逃亡,我已经是无法得知了……只能大略猜测,连昨日白天一起,约走了四五千不止……其中,水军虽然多是广陵人,却还算最为稳妥。”

一日夜跑了六分之一的部队,周瑜居然不怒,甚至缓缓颔首,然后长呼了一口气,一时放松下来……很显然,这个结果在周瑜看来是极为正常,甚至是比他想的还要好。

没办法,徐州才入淮南统治不过一两载,本地士卒缺乏对淮南的向心力才是正常的,也就是徐州水军很早便追随他,可以靠着他周公瑾个人魅力尽量维系着而已。

而既然得知情况没有超出预料,周瑜便不再多想,只是不顾形象取出如今军中最常见的干粮,也就是一份干炒面了,以一时狼狈之态捏碎了配着水袋仓促咽下,以补充体力。

话说,由于出行仓促,根本来不及按照军务典略上所言的那般烧开水,便是周公瑾的水囊也只是从沂水中仓促灌上来的。而兄弟二人一起吃喝到一半,忽然间周瑜那牛皮所制水囊水流不畅,俨然是有什么东西阻塞住了囊口……而周瑜本就无心用饭,便干脆停下,收起粮袋水囊,准备入城再说。

就这样,根本没好好吃饭的周瑜强打精神,领着两万多士卒,全副披挂,骑上一匹在中原地区如今愈发难得一见的上好坐骑,威风凛凛,旗帜连绵,心腹水军在前,步军在后,径直往武原城下而去。

而果然不出周瑜意料,武原城上老远看到如此雄壮军姿,立即慌乱起来……毫无疑问,关羽既然得到下邳,必然会按照次序去取周边要害重镇,或招降、或攻取,而武原的位置虽然不如良成、下相那般紧要(前者是接应郭嘉的必然所在,后者能够锁住周瑜南撤之路),但到底是附近挨着下邳的一座大城,也是关羽当日白衣南下所经之路,所以必然早早派人来收降了。

唯独关羽此行兵力不足,在得到后援前,恐怕还是要以保住下邳为上,没法子分出足够兵力到各城协防而已。

故此,这必然是城中官吏刚刚降服,一时震动,而关羽所派兵马不足,难以控制局势。

大军前行,来到武原城下一百余步外的距离停下,徐州水军名将钟离绪奉命上前,遥遥大喝:

“周都督已破琅琊兵五万,刘豫州亲提十万淮南兵到了彭城,此时关羽在下邳已成笼中之兽……念尔等无知,若此时能开城投降,可免不死,否则三通鼓后,全军攻城,届时玉石俱焚!”

城上忽然安静了下来。

钟离绪回头看了眼自家都督,便要说第二遍。

然而,其人刚一张嘴,尚未发声,城上便率先鼓响,一面孙字旗当先竖起,数以百计的弓手一起闪出,朝着城下来了一轮齐射!

箭雨落下,钟离绪到底是距离尚远,所以未曾被伤到,但城下周瑜以下,诸多将领军官却纷纷失色……因为城墙之上忽然出现的满满一墙弓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一时间,周公瑾是真的犹豫了,他不知道城上城里到底有多少兵,要不要强行攻城?

如果不攻,以军中所带干粮,然后关羽又主动出来攻击、阻拦一次,那估摸着一日夜后就是重阳节琅琊军的翻版了,而且谁也不知道城上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而如果攻城,以军中缺乏攻坚器械的状态,一旦城中真藏着足够的兵力,导致此城不能在一日内被攻下,估计军中接下来溃散的速度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