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违天辄非凯(第2/3页)

潘文珪亲自负双甲攀城,直接在城头上将猝不及防的老对手一刀枭首,了结了双方在此处拉锯近三载的恩怨,成功攻克宁阳。

攻势如此迅猛,时机如此微妙,以至于刚刚从陈郡返回到兖东山阳郡昌邑坐镇的曹军东线主官夏侯惇都有些懵住了。

须知道,夏日时分雨水渐起,山路难行、水泽泛滥,尤其是徐州一带更是直接受梅雨影响,那么按照经验一直到秋收时分,东线的防务压力都该是最低的一段时间,这也是夏侯惇没有向申请曹操太多兵马的缘故——曹操此战明明得到了三家合力的三十万部队,即便是刘备、刘表的兵力还没就位,各种战兵、辅兵、随军武装民夫也有十余万之众,夏侯惇却只从陈郡带了五千兵回到山阳。

本质上,还是不想影响曹操的主力决战。

但谁能想到,陈留、东郡那里一直对峙不动,反而是东线忽起波澜呢?

“夏侯将军。”

雨水淅淅沥沥,昌邑城官寺内,鲁肃派出的使者,袁术婶娘的外甥,为了躲避袁术征召随袁涣一起逃到淮南避祸的陈郡人何夔,也是如今刘备幕府从事,忍不住俯身再度询问,其人身高八尺有余,俯身相对,依旧显得高大无匹。“我家都督有言,请问此处需要多少援兵,他即刻分派,绝不耽搁……”

“不要!”空荡荡的大堂上,全副披挂,抱着头盔枯坐了许久的夏侯惇再度沉默了片刻,却终于是戴上铁盔,然后捏着怀中佩刀抬头以对。“不要援兵!”

“夏侯将军何至于此?”何夔一时不解。“咱们联军兵力充足……我家都督正引实打实的十万大军在身后不远处的沛国境内行军,两三万不说,一两万总是可以随时派遣过来……”

夏侯惇依旧摇头,却是认真盯住了身材高大的何夔:“还是不要!因为如果要了,哪怕只要一兵一卒,也是中了关云长的计策!”

何夔何叔龙微微一怔,却又再度俯身以对:“请夏侯将军赐教!”

“足下是陈郡人?”

“不错。”

“山阳这边可曾来过?”

“少时天下未乱,曾随彼时尚未去世的长兄来过一次。”何叔龙坦诚相对。

“那足下知道泰山以西,泗水、汶水、巨野泽中间的这片要冲一直到咱们现在所处的昌邑为止,一共有几座城,几个县邑吗?”

“不太清楚……”

“一共有十二个县,十二座人口充足、防备完整的大城。”夏侯惇张口便来,俨然是烂熟于心。“自东向西,分别是泰山郡的成县、鲁国的汶阳、济北的刚县、东平国的宁阳、山阳的瑕丘、东平国的寿张、东平陆,接下来是任城国的樊县、任城、亢父,然后再是山阳的金乡、昌邑……正好十二城!如今宁阳既失,则关羽握有四城,咱们却依旧有八城!”

何叔龙心中微动,俨然是稍微明白了一点。

“足下是个聪明人,也该想到了。”夏侯惇见状继续端坐于太尉椅上,双手拄刀侃侃而谈。“关羽手握青州是不错,但又能有多少兵?一万水军能上岸吗?琅琊臧霸刚刚投降,形同军阀,能不能调的动且不说,你家左将军麾下爱将周公瑾难道是摆设,看不住一个臧霸?而且青州各地不要驻守防备?所以依我看,如果河北不给关云长增兵,其人最多只能调度一万五千人到泰山以西压我,便已经是极限了!实际上,我也确实探明,除潘璋五千人外,关云长只带一万人在后面的汶阳遥做呼应!”

何叔龙已经释然起来了。

“然而,彼辈若想成大事,于大局有所大为,必然要打穿我的防线绕到徐州或者孟德身后才行,换言之,他关云长必须要用一万五千兵打穿我剩下八座城才行!”夏侯惇越说越快。“可他出界作战,不用防守后路的吗?五千人一战而下固然显得凶猛,却没有损伤吗?从宁阳开始,到昌邑为止,其人得一城,便得留下千人……所以任他凶猛狡悍,咱们却只要层层抵抗便可,等他来到昌邑城下,必然已成强弩之末的姿态,届时又有什么用呢?”

“那他此番出兵……”何夔已经彻底醒悟。“乃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不错!”夏侯惇端坐不动,直视对方言道。“关云长是个军政谋略,马步水军俱通的全才,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不可能不知道以他的强横也无法短期内有所作为……此时忽然出兵,并做出凶悍姿态,必然不是为了这东线十二城,而是为了行军到沛国、动静根本遮掩不住的贵部十万大军!须知道,此战关键,只在孟德与公孙文琪之间,彼处胜负方是胜负,其余各处皆是支撑而已。所以关云长所求的,根本就是要我们一时慌乱,然后分别兵增援此处!”

“外臣已经确切明白了夏侯将军的意思。”何夔恳切俯首,彻底服气。“将军真不愧是柱石一般的人物。”

“所以回去告诉你家都督。”夏侯惇站起身言道。“我这里一兵一卒都不要,就这两万原本的辅兵、民夫之流,外加五千精锐便可支撑!请他务必将十万部队,全都带到陈留!以期决战!”

何叔龙不再多言,俯身而退,竟然是要直接回去复命了,而夏侯惇也毫不犹豫,立即起身扶刀而出,带着候在堂外的吕虔、赵俨等将冒雨出城,俨然是准备调兵去支援宁阳之后的瑕丘、东平陆等城了。

五月底,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其实已经到了后期,但黄河流域却开始频繁下雨,不是那种连绵不断导致洪水的大雨,就是正常的来得快去的也快的夏日雷雨而已。

然而,冬天冷,夏天热,春秋容易得病,对于军队而言,所谓‘正常’背后,向来藏着寻常士卒们的无数辛苦。

随着时间流逝,随着双方渐渐增兵,陈留、东郡一带,部队的密度越来越大,而几乎每一场雨水都会让对峙的士卒遭遇一些称不上是问题,却必然让人感到厌烦的事物。

比如说,对于白马城左近的燕军本部而言,拥有相当比例的骑兵们每次下雨之后都要留意马匹的卫生——不仅仅是要给战马喝干净水的问题,还要频繁的清理营房中的马厩,给战马洗澡,给战马铲粪!

“仲宣兄怎么来了?”

一场雨水之后,白马城北面的军营马厩中,一身青衣短打扮,正在铲粪的诸葛亮抬起头来,却看到了一个让他有些不解的人影,便赶紧放下粪铲,就在马厩中拱手行礼。

“阿亮何必如此?”拎着木桶和粪铲的王粲见到诸葛亮,不由尴尬咧嘴一笑。“咱们兄弟,随心便可……”

诸葛亮点点头,就没再追问,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趁势提醒了一句:“仲宣兄还是把裤腿挽起来为好……不然会溅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