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江东去老诸侯(第2/3页)

于是,其人便再度俯身拱手,诚恳言道:“明公用人如此,必能成大业!”

孰料,刘备闻得此言,反而难得动容摇头:“不过学了一句‘以人为本’罢了,此生于乱世不负人便足矣……而便是说到能得人,光是我知道的便有北面两位兄长不逊于我,所以说大业不大业的,还是要看运气的!”

周围诸人闻言多有异色,而李通则依旧诚恳相对:“天下英雄何其多,大业只有一人能为,谁不要看运气呢?唯独我等乱世能逢一明主,何其难得,总是要为明公尽力而为的!”

刘备听得此言,情知对方是新降之人,多有畏惧、奉承之意,却还是于船上起身,上前扶起对方:“文达说的好,其实能够与文达你们这样的英雄豪杰之士并肩而立,再一起去争一争,不也不枉此生了吗?”

周围文武,以张纮、张飞为首,俱皆俯身称命。

秋末大江横野,滚滚波涛正盛,坐断淮南复又夺得天下第二大郡汝南的刘备亲率大军万余自朗陵翻过桐柏山,转入比水东南汇合李通,再南下进取安陆,并顺之前袁术夺西陵路线继续一路顺江南下。

而与此同时,得到传讯的张昭不敢怠慢,即刻发庐江、九江郡卒沿途守备,接应兼防御孙策之余,更是以刘备所表庐江太守吕岱引兵三千自下游向上夹攻袁术。

可怜袁术新得江夏不过才区区两月,勉强强征了一万人,还分给了女婿五千,剩余五千又有三千给了张鮍往上游沙羡防备刘表去了,如何能挡刘备?

实际上,前面被袁术表为折冲校尉的孙策经过此地时,若非担忧夹在刘备、刘表、曹操之间乃是死地,早就顺便取了江夏了,而孙策扶灵之军近万,也事实上遮蔽了刘备的进军。

于是乎,等到孙策前脚离开西陵渡口,不过两日,根本不用刘备大军到此,跟在后面的周泰便长驱直入,以三千九江悍卒一口气夺下了西陵城,生擒毫无反应的袁术!

同样感到震动的还有孙策,孙策离开西陵又往前走了区区五日,还没到蕲春呢,就在大惊失色中看到刘备的旗号从下游而来了,并收到了张昭代笔以刘备名义发来的斥责公告……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孙策的军心开始动摇,不少低级军官纷纷就势脱离队伍投奔刘备。

无奈之下,孙策不得不改为南行北驻,也就是靠着长江南岸行军,只有缺乏补给时才到北岸去寻张昭获取补给。而即便如此,等到他最后一次在刘备势力范围补给,也就在九江历阳时,全军也只剩下五千人左右了。而他更不晓得的是,他如此南北飘忽的进军,却是使得他彻底错过了曾在洛阳有过一面之缘的昔日发小,与他同龄的庐江周瑜。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转向江夏这边,前后十五日而已,刘备便尽取江夏,生擒袁术以及吕布新婚妻子,尽夺长江两岸富庶之地,就连手中有三千兵,驻扎在沙羡的张鮍,都在别部司马鲁肃与李通的联手之下被一战而俘。

消息传出,四面俱惊!

刘表是真吓到肝颤了,须知道,江夏对于坐拥荆州六郡的他刘荆州而言可谓是命根子一样的东西,有大江为路,此地对荆州的威胁比南阳还大,而且袁术和刘备是一回事吗?

江夏在袁术手上,刘表只是暂时失去了江夏而已,反正江夏人心是不可能从他刘景升转移到袁公路身上的,但刘备拿走了江夏,那整个荆州就真的危险了!

而吕布更是惊慌失措,其人在暂时屯兵的南就聚小城破口大骂……刘备说的好听,不打他这个正牌南阳太守,可转手打了自己岳父又算怎么回事?没了江夏为后援,比水东岸几县也事实上失去,他一个领着五千江夏兵的南阳太守还能怎么玩?!

实际上,何止是刘表、吕布,便是江南的朱氏父子也有些心慌,刘备是公认的卧淮之龙,若是这厮不往北看,回头看中了江东又如何?

他们父子三人,父亲朱儁已经渐渐病重难为,而长子朱符却是个公认的暴戾之人,朱皓有贤德之名却只是个次子,还一直在豫章驻守。

如此局面,谁能挡住气势如虹的刘备?

一瞬间,就在江夏斜对岸的朱皓干脆希望刘备能去打荆州。

而消息传到宛城,曹操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总觉的此番中原大乱,自己跟自己这位义弟相比,不免落入下风。

别看他抢了大半个南阳,理论上是此番进取最多的一位。然而刘备也不差多少啊,南阳是天下第一大郡,可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啊,而且江夏也是大郡!更重要的一点是,刘备全程没有任何名誉上的损失和争议,他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孙坚的遗言、孙策的应许接手汝南,然后又以讨伐逆贼的名义去打袁术……而他曹操呢,虽然说是坚定了信念,可到底是负上了撵走侄子的坏名声吧?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曹操之前实在是没想到,只有几百骑兵的吕布竟然如此善战!在这种以几千人对万把人的平原战场之上,几百精锐骑兵足以改变战局。

一瞬间,曹操几乎有从兖州调度乐进、从颍川调度李进,弄个三五万大军先整死吕布的心思了。

不然的话,他总觉的刘备还要整出天大的事情来。而这种不安全感,实在是太让人不舒服了。

不过,随着刘玄德一封信至,曹孟德干脆放弃了挣扎——他是彻底服气了!

原来,刘备公开向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刘表、奋武将军曹操、南阳太守吕布四人发出了信函,信中其人当先表明了他是奉诏讨贼,意在袁术,并无侵占荆州、夺邻人领地之意……

然后,他又正式发出邀请,想请陶谦派出使者,其余三人还有他自己直接往就在近处的南阳一行,讨论如何交还江夏于荆州;如何处置南阳的管理分歧;如何统一扫荡黄河、长江之间所谓五州盗匪、军阀,还中原百姓以安定;如何重整五州道路、哨卡,使中原商贾、士民畅通无阻;如何在荒年、灾年平价买卖粮食,输送药物,让中原百姓免遭时疫、饥荒;更重要的是,如何消除战乱,让中原百姓免遭之前长达九年的流离杀生之苦……

当然了,最后还要讨论下如何处置袁术这个逆贼!是公审,还是软禁,又或是直接砍了脑袋送往长安。

刘玄德的信中最后如此写到:

犹记我兄卫将军《讨董卓檄》所言,‘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受命寄于爪牙,或持符临于江海。灵帝独夫,祸乱天下,不值一晒,然汉室四百年基业,忠岂忘心?’今吾等受汉命,承抚一方,不思报国安民,岂有同室操戈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