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鱼困自见水(第2/3页)

果然,随着曹孟德连奉三樽,其人礼仪备至之余终于顺势提及到了刚才的话题:“子绪方才一语道破在下的心思,却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教我的呢?”

杜袭闻言一声轻笑:“将军多想了,小子年轻,见你喜怒无常,这才稍作讽谏罢了,而大局之上,却不敢轻易置喙的。”

曹操闻言带着酒气再度大笑,而笑罢之后方才扶着对方肩膀恳切相对:“子绪何必如此?我是真的存了请教之意……刚才满堂上下,所有人都以为我曹操如今治下蒸蒸日上,再加上同盟义兄处连连得胜,于是一片欢腾……唯独子绪,一眼看出我忧虑于局势,如此眼光,根本就是独立于三郡之上,又怎么没资格替我解惑呢?难道是因为你出仕了我义兄,所以不愿意对我剖腹相对?若如此,我发函往南阳,务必把你请调来,届时,我这梁陈沛三郡虽然狭小,但终究还是能为子绪每年发个两千石俸禄的。”

“将军误会了。”杜袭不慌不忙,继续微笑以对。“在下既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在索求利禄……实际上,将军如此姿态,已经堪称礼贤下士了,而在下受了你刚才一礼,若真有良策能协助将军一二,又怎么会推脱呢?只不过,将军的忧虑所在下是略懂得,可将军的出路在何处,我也没有法子。”

“子绪也想多了。”曹操闻言一时苦笑。“不瞒子绪,我虽然忧虑局势,但其实局势坏在什么地方,我自己竟然也不知道……还请你替我清理一下心思。”

“将军这就没意思了。”杜袭低头捧杯,忽然言道。“你最大的两处忧虑,不正是河北与南阳吗?这种事情,因为将军与公孙将军还有孙破虏的关系摆在那里,当众不好轻言,可私下又有什么好遮掩的呢?”

说完,杜子绪却是不慌不忙,斜眼瞥向自己的肩膀……原来,刚才河北、南阳这四个字一出口,彼处便立即被曹操失态捏住。

曹操见状,也是尴尬,一边松手,一边再度赔罪。

“将军如此礼数备至,那我也不好藏私,便干脆替将军直接说出心底不愿说、不愿想的事情好了……”杜袭见状,更加感慨。“河北一言说白了,就是卫将军之前于河北速胜车骑将军,而车骑将军一败之后,颓势尽显,诸侯们原本期待华北两强之争能够迁延时日的愿望就此落空,于是不免纷纷有大山压顶之意。而同是压顶,和那些朝不保夕或者只求死守门户的诸侯不同,如将军这般心存大志之人,却是格外迷茫,不知道坚持自己的大志还有没有意义!”

曹操一声叹气:“文琪确实太快了,我非是说文琪或者本初所行无道,而是……”

“而是他们所为终究不是自己所为……便是平世,都要争一个主事之人,而乱世当中,人心更散,世态更杂,便是陶谦垂垂渐老、刘表守户之犬,尚有一番自主之意,何况是将军这样有志向的壮年之人呢?真要是见强而降,你我都该还在夏朝称颂太阳呢!”杜袭赶紧安慰。“所以将军不必在意……董卓起势后,这天下便再无权威,卫将军兵马之强、车骑将军家门之盛,又算什么呢?比得上汉室煌煌四百年强盛吗?”

曹操缓缓颔首。

“至于南阳……”杜袭继续言道,却又一时苦笑。“我食孙破虏俸禄,本不该多言,但有些事情,即便我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且说了,也未必是对孙破虏有坏处……”

曹操也笑,却又给对方满上了一杯酒水。

“其实,两位将军还有刘豫州正是靠着緱氏结义、睢水联盟,这才在乱世当中站稳了脚跟。”杜袭端起酒杯感慨言道。“可是时事流转,如今却又截然不同……孙将军不知道是真不知还是佯做不知,他在前面不过是一年不到,春后便全取了汝南,秋后更是取了大半个南阳,这两个郡的富足与人口是开玩笑的吗?但曹将军你却困于三强之中,守着陈郡、梁国,还有北沛半郡之地手脚难伸。便是刘豫州,其人明明是公认的豫州之主,却只能以淮南为根基,外加沛南数县枯坐……盟约这个事情,是要考虑久远的,而曹将军第二忧便是明明时局已经时不我待了,却为盟约所束,根本施展不得!”

“这正是疑难所在了。”曹操等对方一饮而尽,方才追问。“子绪如此透彻,却竟然无言语教我吗?”

“确实无力。”杜袭瞥了对方一眼,从容而言。“在下不过是个一知半解却又年轻气盛之人,只见将军困局便忍耐不住想要显摆一二,但其实并无破局之法!”

两侧端坐的夏侯惇、曹仁、曹洪几人不免面面相觑,曹洪更是笑出了声来。

“能看透局势已经很不错了。”曹操端详了对方半日,也只能如此说,却又再三斟酒,以示答谢。

而杜袭却甘之如饴,不顾曹洪等人脸色渐变,坦然受之。

当日无言,第二日,恢复寻常的曹孟德亲自带着自己夫人丁氏与长子曹昂,送孙静、吴夫人,外加孙坚妾室丁氏,以及孙坚五子三女,远出西门十余里外的亭舍处,然后又为昨日宴席失礼赔罪……当然,孙静也好,吴夫人也罢,多少是知道曹操一点脾气的,而且作为孙坚的家人,他们见识过更无礼的做派,倒是不以为意。

非只如此,到了此处,吴夫人更是亲自下车,领着已经束发的孙策和其余子女向曹操行礼答谢,便是尚在襁褓中的幼女孙仁也被奶娘抱出,代为行礼。

话说,这半年间曹操对待这几个孙氏子女倒是视如己出,每有教导曹昂,无论是读书习武,也都将这几人一并唤来,一视同仁……故此,孙策、孙权、孙翊、孙匡等人皆呼曹操亚父,而曹操此时见状也是一时黯然,并亲自上前扶着已经比自己还高的大侄子好生叮嘱,让对方沿途照顾好母亲与幼弟、幼妹。

稍作交代,随即,丁夫人复又上前与吴夫人闲谈告别,曹昂也与孙策握手相别,却是还相赠了马匹与刀剑,互约将来。

而当此时,曹操四顾左右,看到落在角落中的杜袭,却居然不顾昨日言谈未能有所得,亲自上前笑言相对,口称足下,并当着孙静的面称赞有加,半是玩笑半是认真,说孙文台疏远人才,不如将杜袭转让过来。

对此,孙静自然尴尬万分……是真尴尬,因为孙幼台心里很清楚,自家兄长虽然是中原诸侯中武力最盛的一个,但却也是最不得士人人心的那个,陈国焚粮一事后,虽然孙坚改容换貌,有兼顾文事之意,可又如何轻易扭转呢?

如杜袭这种年轻士人,愿意出仕其实都已经有些孙坚兵威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