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第2/4页)

白波军的优势是什么?

当然是数量优势和出众的单兵素质,还有高层指挥官的军事素养……那么相对应的,他们的弱点,或者说命门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是建制!

这支军队缺乏一个足够有效的军事建制!他们的部队以宗族、乡里为结构,围绕着一个个河东本地大豪强形成了一个个的大规模战团,然后各个首领直接听郭太指挥,再由这些战团去完成相应军事任务……这在小规模作战中并不是什么很坏的东西,甚至因为战团内部相互扶持、不易溃散的特质而一度变成优点,但是在大规模大军团作战中,就显的格外笨重了!

之前骑兵损失惨重时杨奉便对徐晃说了,那种情形下,无论是郭太还是那些大豪其实都注意到了骑兵大规模损失后的危险,但却反而只能硬着头皮任由部队继续行进到高粱亭来决战……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骑兵损失后,本来就缺乏金鼓的白波军指挥系统愈发散乱。

或者说,公孙珣一开始打击对方的骑兵部队就有这个意思,而且他之所以能打掉对方的骑兵,造成现在的优势,恰恰就是因为对方缺乏有效的指挥系统与军事建制。

双方都在试图扩大自己的长处,然后撕开对方的命门,但毫无疑问,从早上开始出兵算起,到现在的进攻受挫……幽州军一直都很成功,而白波军一直还没有取到进展。

“派人去见李堪、韩暹两位将军!”头裹黄巾的郭太立在匆匆堆砌的高台之上,表现的很是有意思,他面色上明显多了一丝忧虑,但语气却依旧冷静,可说出的话却似乎显的很愤然。“替我问问他们,没有骑兵,又夺不来营寨,咱们这么多人,平原之上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等天一黑,对方骑兵集中起来往中军一冲,咱们怎么活下来?到时候十万乱兵溃如牛羊,数万幽州骑兵肆意践踏,他们的命难道就可以保全吗?为何还要犹疑?为何不全军压上?”

两骑匆忙奉命而去,而这时,却又有一骑从汾水方向辛苦弛来汇报。

“如何?”郭太远远认出此人,也是赶紧正色相询。

“回禀郭帅,没有树木了!”这骑兵上气不接下气,却是无奈作答。“那片树林被幽州兵给砍光了,怕是已经变成了幽州兵的营寨栅栏和望塔!”

“意料之中。”郭太到底保持了几分姿态。“五里外汾水边的芦苇荡呢?”

“也被采伐一空。”这骑兵继续无奈汇报道。“我亲自去看了……沿河芦苇也被幽州军提前砍斫一空,连临时做火堆、火把都不成!郭帅,回来的路上王小帅让我告诉你,天黑之前若不能夺取幽州军的营寨,以作立足之处,咱们今日怕是要一败涂地。”

郭太终于再度严肃了几分,却也是依旧无奈:“也在意料之中了,人家毕竟是名将……所以还是那话,还是要眼前拼命拿下营寨才行。”

“那……”

“你留下吧!”郭太一时摇头,却再度传令不止。“再去人,去前面见杨奉、程银、李乐、胡才、侯选,把没法立寨甚至没法准备火把的事情告诉他们……然后再替我去问问他们这些将军、小帅,这仗不是他们要打的吗?此时为何还心存侥幸?!为何不奋力死战?!”

除了刚刚回来这一骑,中军处仅有的些许骑兵纷纷驰走,前往各处传令,而郭太依旧是那副严肃、疲惫中带着放松的诡异姿态,说是从容也好,说是凛然也罢,总之,是立在这个乱七八糟的杂物高台之上不说话了。

前面的李堪远远没有郭太嘴中所描述的那般不顾大局,实际上,早在郭太的传令兵到达之前,其人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攻势了。

全军压上、督战队上前,更重要的一点,身为一军之将的李堪居然拎着腰刀越过道路复杂的壕沟,来到前面,亲自冒着箭雨去拔除鹿角!

数名亲卫举着大盾替他遮蔽箭雨,一杆标记着‘李’字的旗帜也孤零零的插在了一旁……这种行为俨然是在激励士气,而且颇为有效。

毕竟,这些河东大豪们的军队本就是私人所属,李堪所部本就是围绕着李堪本人组建而成的,所以其人既然不顾生死,那其部便再无人敢退、敢走,而鹿角的拔除速度也在不计伤亡的努力下大大提高。

终于,小半个时辰过去后,日头明显西斜之时,在扔下不知道多少具尸体后,李堪终于是奋力将士卒送到了大营跟前。而此时,西面的韩暹不过是刚刚开始拔出鹿角,或者是刚刚开始被箭矢杀伤罢了。

“河东男儿到底是有几分敢战之意的。”公孙珣‘且观之’了半日,终于是笑出了声。“可是国家不幸,却将如此出众的兵员给逼到了反贼的位置上,而匈奴人和乌桓人却成了我定乱时的爪牙……也是时也命也!”

“所以才要扶危定乱!”有人在旁出言接了一句。

但也仅仅就是这一句话了,因为话音刚落,就见营寨前突起波澜……就在李堪所部刚刚搬除那五十余步宽的密集鹿角,来到营寨之前,营寨墙体上本就显得比较多的营门却又忽然纷纷洞开。然后幽州军的步兵统帅,身居两千石校尉的高顺高素卿居然亲自率领千余甲士迎面杀出!

战鼓隆隆,旗帜分明,铁甲耀眼,刀枪闪光,养精蓄锐久候于弓兵身后的高顺部陷阵之营几乎是如猛虎出柙,只是一瞬之间便杀伤无数。

李堪及其所部辛苦至此,本就疲惫难耐,此时又猝不及防,自然是瞬间溃退!

然而,当他们转身逃窜之时,却又被身后壕沟所阻拦,有人仓惶落入沟内,有人惶恐止步,却根本止不及,只能被后来人推入沟中,踩踏身亡。

身后河东程银部,还有部分没有过沟渠的李堪部后军纷纷向前,试图接应,却也被这区区几条可笑沟渠所阻拦。

危急时刻,惨叫声中,李堪奋力嘶喊,虽然听不清其人具体言语,但很明显,他是在号令本部兵马随他反冲回去,不要徒劳将后背卖给幽州军。

高顺亲自出营反扑,窥的清楚,如何不明白这人正是此部军队首领?然后其人也不说话,也不亲自迎战,只是遥遥一指,便有百余甲士从他身后负盾持矛直扑而去。

而李堪见状也是不惧,反而直接擎出兵刃,迎面冲上,试图肉搏。

但是,这百余甲士来到李堪这堆士卒跟前,却不与他们直接交战,而是忽然翻身立起大盾,结成盾阵,并奋力向前推挤,只有阵型被影响到之时,才以短矛从大盾上方扎入驱赶。

李堪目瞪口呆,其人和其部属一样,空有武艺和勇力,却被纪律性更好的高顺部用这种结阵之法给一路倒退,最后硬生生的推入到了沟渠之中,然后登时被自己身下一名士卒的兵刃给扎破胸膛,又被自己亲卫当头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