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降虏西击胡(第2/3页)

是号令全军决死一战,还是下令全军直接逃逸?

若是决死一战,是奋勇直扑前方数量偏少的白马骑兵,还是转身去与侧面的那绝对有万骑之众的赤色军阵对冲?

若是直接逃逸,是扔下已经进入盆地的这两三万人马做牺牲,自己和大部贵族直接转身顺着原路逃散,还是号令全军四散于山野之间逃逸?可便是有了决断又怎么传令?又怎么让这些因为不知情还在不断涌入盆地的剩余兵马转向?

但不管如何了,这个时候,身为全军主将,越是犹豫,就越是在浪费所有人的生命……相对应的,马邑城头上,幽州军的号角声已经停止,取而代之的赫然是隆隆鼓声!

号角绵绵,号令列阵,鼓声隆隆,传令进军……换言之,就在匈奴人不知所措之际,汉军却一刻不停,立即就要发动攻击!

原来,城墙上的娄圭远远看到涌入盆地的匈奴人中有部分人被汉军军势吓到,转身试图撤离时却又与后续部队堵在了北面道口,心知战机已到,便不再犹豫,直接进言击鼓进军!

而公孙珣也没有放纵战机的理由,听到娄子伯的建言后,他便直接下令,擂鼓出击。

远处南面山坡上的伏兵且不提,西面近处山坡上的汉军听到鼓声,便在韩当的号令下,各营各部各队即刻缓步提速,往下方盆地而去;而北门前的白马义从,也在前方那十余骑带有铁面马罩的旗枪骑兵的带领下,直接提速向前。

“本想将雁门郡武库中那十几具马铠全部装上,却不料居然无法列装,只能带着面甲吓唬一下没见过世面的匈奴人。”公孙珣在城头上见得此景,倒是连连摇头。

“又是白马,又要高大健壮,仓促间哪里凑的起来?”娄圭在旁叹道。“而且这种马铠本就极耗马匹,非雄壮骏马不可为,偏偏用不了几次便要累死……也不知道当日朝廷为何要造这种全身马铠?整个雁门也不过十几具。”

“还是有用的,”公孙珣叹道。“自古兵事凶危,所谓一战可定十年事,战阵之中,若有这么几十个披甲重骑,人马俱带铁甲,横冲直撞,谁能当之?说不定便可一锤定音。”

“还是耗费太大,未必值得。”娄子伯摊出手掌言道。“如此披马铠重骑一百,其钱粮足可养普通披甲铁骑三百,又或是轻骑一千,换成穿着皮甲带着长矛弓矢的正经步卒,便是三千……有这个钱,换成三千步卒又如何?三千步卒立寨而持弓弩乱射,一百重骑必死无疑。”

“但子伯想过没有?”公孙珣一边瞥了眼即将交锋的战场一边摇头失笑。“若是用重骑,便能腾出来两千人口种地养家……”

娄圭没有作答……倒不是他完全语塞,而是言语之间,身前的lei水冲积平原上,当面白马义从已经率先与匈奴人接阵。

之前二人看似好整以暇,但正如公孙珣所言,兵事凶危,一场数万人参与的大战役的胜负,足以决定一个地区日后十年的政治走向,城头上的君臣二人又怎么会真的心不在焉呢?幽州军此番入并州到雁门,从来都没有真正担忧过能否接收政治权力处于真空期的雁门,但接收雁门郡以后,此地的平安与秩序却还是要用人命来保证的……当然,这里指的是匈奴人的人命。

至于刚才二人之所以谈笑风生,故作姿态,只不过是因为战鼓一擂,战事的走向多半就不是他们来决定了……或者说,身为一军主帅,和军中制定方略的‘军师’,在刚刚擂鼓那一刻前,便已经算是尽力而为了。

释放战俘麻痹对方兼露出破绽;派出死间诱敌深入,刻意约定半夜相见疲惫对方;近处以重兵设伏以逸待劳,远处以壮丁、民夫充数,统一列装,耀武扬威,惊吓敌军,沮其士气;甚至还派出了一些别动队准备包场……还能如何?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靠战场上亲自厮杀的将士和那些中低层军官了……当然,好在公孙珣引以为傲的幽州精锐并没有让他失望。

白马义从不过一千两百,铺开来也不过是薄薄一层,但在赵云、田豫、文则三将的带领下,直接疾驰起来却是驱赶身前匈奴兵马如驱牛羊一般……对于匈奴人而言,在见到以逸待劳的汉军以后,之前被兴奋所掩盖的疲惫、饥饿、寒冷几乎是瞬间涌了上来,没有人愿意抵抗,所有人都在逃窜。

但是逃窜毫无用处,等到西面缓坡上,上万汉军骑兵呼啸而下,数百赤色锋矢尖阵直插盆地中的匈奴军阵,宛如烧红的铁石击破盛水陶罐一般,惊起无数匈奴兵马四散逃逸……偏偏道口堵塞,周围又被盆地地势所挡,这些溃散兵马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便逃出生天,于是无数人沦为战场厉鬼!

铁骑践踏,乱兵自冲,长矛染血,刀刃刺骨。

话说,这两军交战,固然是一方以逸待劳,一方连续行军辛苦;一方居高临下,一方中伏失措;一方当机决断,一方犹豫失态;一方故布疑阵,耀武扬威,一方军阵半入,进退难为……但更多的,却还是强弱分明这四个字!

强就是强,弱就是弱!

强者胜,弱者败,胜者生,败者死,战场之上,骑兵对战,哪里有那么多说法?

幽州军就是天下难得的精锐,匈奴兵就是老弱俱在的乱兵,幽州军就是兵强马壮,匈奴兵就是连饭都吃不饱的穷酸……一战而胜,不足言他!

实际上,早在那万骑奔腾而下之前,须卜骨都侯便心悸难定,主动裹挟着张泽往后匆忙逃窜了……连他都是未战丧胆!

此时,其实还有近两万匈奴人未及转入视野开阔的盆地,但听到前方马蹄声、喊杀声、哀嚎声,看到贵人们不顾马匹安危从满是石子的山岭野地逃窜,他们又如何不明白前方竟然大败?!

然而匆匆遵循本能顺着原路转回之时,这些人却又不禁相互冲撞踩踏……昔日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居然在短时间内变成了索命的事物,无数人葬身自家马蹄,但也有不少人靠着身后有足够多的同族被汉军追逐砍杀的机会逃出生天。

从白马义从开始接战算起,公孙珣便在城头端坐不动,而等他见到赤色的汉军万骑在韩当的带领下奔涌而下,大破匈奴数万骑兵军阵之时,久经战阵的他虽然称不上有所触动,却也不禁想起一件往事,然后一时失笑:

“子伯,昔日在辽西,你我还有程德谋在山坡上看汉军与乌桓军一击而破鲜卑……你是不是曾言大丈夫当领万军如是?”

娄圭负手叹气:“确有此言。”

“但今日德谋与你俱未竟此志,倒是让义公先行一步了。”公孙珣不由笑道。“要不要给你个机会,待会领兵去追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