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冬登塞山(第2/3页)

武州城中,县令和几个大户族长早已经离开城中往平城去了,而县中留守官吏、大户、壮丁在关闭城门复又心惊肉跳的爬上城头后,却又不禁目瞪口呆……原来,武州城西已经变得平缓的山坡上,无数穿着破烂的匈奴兵马自山上蜂拥而下,却居然无视掉了就在身前却城门紧闭的武州,反而就在城下一分为二,数千骑往北走平城道口,而其余大部却是连续不断,在冬日田野上奋力奔驰,径直往武州东南侧的马邑(后世朔州城区)方向而去。

而半日后,武州城左近居然半个匈奴人都不剩了!

“这是何意啊?”城头上,武州县丞百思不得其解。“烽火已经点燃,马邑也好,其余诸城也罢,应该早有防备才对……而且卫将军领着数万大军就在平城……这群匈奴人想啥呢?”

“可能是咱们武州城墙太高?”落日下的城头上,诸多武州人居然只有一人回答了自家县丞的疑问,却无一人信他的鬼话。

武州城墙高,马邑还有护城河呢!

“不要吝惜马力!”暮色下,立在马上的须卜骨都侯早已经换了一副狰狞面孔。“去晚了张氏族人改了主意就难办了!武州到马邑不过五六十里,咱们已经行了二十多里,再行二十多里到城前十里处再休息!等到明日天明,全军数万人在城前列阵,那些张氏族人一定吓得不行,拿下城池的把握就大多了!”

周围举着火把的匈奴贵族轰然应诺,然后纷纷转身往东南而走,俨然是兴奋至极。

“张老头人呢?!”眼见着各部头人散去,须卜骨都侯却又呼喊连连。“不是说好了在这里相见吗,不是说找到了吗?为啥没见到人?”

“大单于急什么?”暮色中,一个稍显熟悉的声音忽然从身后响起。“你传令的时候俺就到了……”

“张族长!”须卜骨都侯立即松了口气,却依旧语气严厉。“俺问你,武州那边的烽火你也该知道,为啥不帮着撤掉?”

“大单于。”张泽来到火把下,正色相对。“若是俺撤了烽火,武州是不是就可能被你们抢了?若是你们抢了武州,还会冒险来马邑接俺们张家吗?而且再说了,若不是燃起烽火,又怎么能让城外的牧民、百姓带着粮食、牛羊入城呢?马邑的富饶,可不是武州能比的。”

须卜骨都侯反应过来,也是一时失笑:“是俺想的岔了,张族长莫要生气,明日还要靠你和你族人呢。”

“且不说此事……大单于。”张泽面色严肃,却又再度向前一步。“咱们事先说好,抢东西可以,但要少做杀孽,否则,莫说俺们张氏再回不来,你们也会惹急卫将军的。”

“你放心,俺尽力而为。”须卜骨都侯一脸恳切。“能不造杀孽,就不造杀孽……其实,现在河套空置,白马将军也只是要了云中荒干水以东,西面五原、朔方等郡水草肥美,俺们正准备明年迁移过去,老张你若是能说动城中百姓跟咱们一起走,那就更好了!”

张泽捻须若有所思。

而须卜骨都侯也不逼迫,而是和气邀请对方上马,随他一起边行边思索此事……其实,裹挟这些户口人民也好,大开杀戒也罢,又或者是以这些人口为人质从容逃窜也行,真的入了城,那就是匈奴人说了算了。唯独,明日一早还要借重这个张泽来开城,所以在这之前只能好生周旋罢了。

且不说须卜骨都侯与张泽之间的琐事,于匈奴人大部而言,数日行军,然后这一夜又格外辛苦,他们到底是来到了雁门郡腹地重镇马邑城外的十余里外。而按照计划,第二日一早,他们还要赶往马邑城外列阵示威,要以数万大军的姿态震慑城中张氏族人,确保张氏不敢犹豫。

按照汉人兵书上的说法,这叫如火如荼,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了,意思是那个意思,唯独匈奴人这个军容,恐怕只能用数量来震慑人心了。

但不管如何了,此时的匈奴人应该是已经疲惫至极,可不知为何,道口处、山坡上、田野里、小溪旁、塬地中,无论是匈奴贵族还是匈奴底层牧民,却大部分都没有去睡觉的意思,反而围着少数火堆谈笑不止,从马邑的财货说到汉人的富有,又一直说到匈奴昔日的昌盛,俨然是兴奋至极。

如此情形,须卜骨都侯还有一些大贵族其实是有心阻止的。

毕竟,明天即便是开城顺利,那也有一场巷战要打。

而且再说了,马邑城即便再富有,人口摆在那里,其财货又如何够五六万人分的?不过是头人们和贵人们分一些罢了,如何能轮到这些底层牧民?实际上,这些牧民非但没有财货分润,按照之前匈奴贵人们的计划,真要是马邑这边出了岔子,那位平城的卫将军又行动迅速,指不定还要分出一部分老弱牧民来充当诱饵,掩护大部逃走呢!

只不过,之前几日这些贵人刚刚用马邑的财富鼓动了这些部众辛苦过来,又如何能在战前改口?所以,只能佯装没听到罢了。

就这样,第二日清早,不用贵人们鞭打,兴奋了大半夜刚刚入睡不久依旧疲惫至极的匈奴人便又主动纷纷起身进食……这次真不是他们觉悟高,而是初冬时节的雁门山野间实在是太冷了!

昨晚上本来就没有砍柴扎营的意思,今日更是仓惶而起,绝大部分底层牧民只是就着些许生水吃些已经干硬到不成样子的野菜干、蒸谷粒充饥,稍微富有一点的可能还有一些奶制品,至于少数拿出了极为宝贵肉干的人,却迎来了周围人同情的目光……对于非贵族的普通牧民而言,手上出现肉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他家中最为宝贵的牲畜居然死掉了!

不过,即便是贵族那里,肉干与奶制品稍微多了一些,却也依旧粗粝的难以下咽。

须卜骨都侯亲自给张泽递了一块黝黑的肉干,又让人给送来一瓮溪中取来的清水,但后者居然吃不下去。

而大单于一声叹气,却也没有追究,反而是自顾自艰难咀嚼了起来。

话说,天下大乱,各处的经济秩序都随着政治秩序的崩溃而崩溃掉,而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更是全方面的,这使得哪里的日子都不好过。

然而,即便是都不好过,汉人到底还有发达的手工业和种植业,可以在一个城池内或者大庄园中形成一个内部循环的经济系统。可是经济崩溃,失去所有贸易系统,甚至还遭遇了一次灾荒的匈奴人那里却是全方位的贫穷……赤贫!

之前须卜骨都侯为啥造反?说白了,跟同郡(西河郡)南边的白波匪一样,都是活不下去了!西面凉州在打仗,然后朝廷支援不来,接着一场灾荒,白波匪的首领郭太是干过黄巾军的,有造反经验,先跟着在白波谷起了事,又南下富庶的河东找粮食,然后朝廷就让他们匈奴人派兵南下救援,大家怕南下了以后部落里的妇孺饿死,这才一咬牙杀了单于,然后自己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