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基辅(第2/2页)

此消彼长之下,不同于战争开始的时候攻击法国英国那种争分夺秒,阿卡多的第三帝国现在更希望战争拖入后期,这也就是情况变了,期望也会跟着转变的道理。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为了防止美国搅局参战,阿卡多率领德国分秒必争的强攻,一口气打下了整个西欧地区,这个时候整个第三帝国可谓是“侵略如火”,而稳住了后方之后,现在德国希望的是“不动如山”,等到他真正稳住欧洲地区站稳脚跟之后,世界第一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了既成事实,没有人能够阻止了。

不过这个稳住防线霸占乌克兰等苏联妥协的作战方案能不能成功,还要看苏联那边的战争决心到底有多强硬来决定了。如果苏联执意要打,显然德国也只能被迫应战,如果苏联不休整直接攻过来,那德国的一切作战部署也就只能跟着调整,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决策最终确定的博弈。

从波兰农场抽调来的粮食被运往乌克兰境内,德国高层的另一个决定就是把乌克兰的反苏情绪调动起来,要通过多层示好举措,把整个乌克兰变成一个仇视苏联的地区,为接下来的进一步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个时空中,德国军队进入乌克兰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的,他们如同欢迎解放者一般感谢德国军队的到来,这种场景恐怕也算是侵略战争史上的奇迹吧。不过当年纳粹的军队对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地实行了更加残酷的剥削,导致了最后双方反目成仇,白白浪费了两个地区人民的支持情绪,而这一切阿卡多已经早就想好了对策,他决定从一开始就巩固乌克兰地区的友好情绪,为今后的作战行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总而言之,德国的新巴巴罗萨计划要求德国在乌克兰境内稳扎稳打,所以德国军队也一改之前的作战风格,开始缓慢经营起他们刚刚占领的乌克兰地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