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宁都会议(第2/2页)

周恩来深深知道,握有共产国际尚方宝剑的委员们,对前方的几个委员(主要是毛泽东和他本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他还不太相信(尽管他隐隐意识到了)以他的拒不执行指示为借口,剥夺毛泽东在军队的权力。这种可能性,在他心上投下难以言喻的阴影。他要尽最大努力,不使这种局面出现。这时,他看了毛泽东一眼,只见他脸色蜡黄,两腮微抖,反映出内心深处被强抑着的感情风暴。周恩来找到了一种策略,他试图把路线问题(他认为本来就不是路线问题)引到军事指挥上来:

“我认为对毛泽东同志的指责太过火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我不否认军事指挥可能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有什么错误,我有责任!甚至我的责任更大更直接。”

项英却固执地认为这不是军事指挥问题,而是指导思想问题,是悲观情绪问题,是对共产国际的态度问题,因而也就是路线问题。这些倾向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毛泽东同志身上。

这种印象,来自项英的历史优越感。他认为毛泽东跟莫斯科、跟第三国际向无直接联系,几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对第三国际的路线既无认识也无感情。

他还认为毛泽东是个农民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并不真正了解,也缺乏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鲜明性:执行的是富农路线,重视农村,忽视城市。

他还认为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并不虔诚。你看毛泽东的书箱里是什么书吧,几乎全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吕氏春秋》、《贞观政要》、《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宋词,甚至还有《金瓶梅》。使他最为惊讶的是,毛泽东竟然从当地一个老学究那里借来了一本《周易》,后来,他打听到这是一种测字算命的书。毛泽东在几次会上讲话,很少说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总是顺口来几句孔夫子怎么说,老子庄子韩非子怎么想。……而他项英自己却抱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一本《国家与革命》反复苦读。更主要的是毛泽东对争取一省或数省胜利毫无信心,对夺取中心城市更是不赞成。这种同志在军事领导岗位上,国际路线是很难贯彻的。

项英对周恩来的调和主义,深感不快,他必须抓住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丝毫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为了保证国际路线在红军中得以贯彻,毛泽东同志应该离开总政委的岗位。”

“不!我不同意。”周恩来一改往常的冷静,炯炯目光直视着项英,大声地说,“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前方的同志确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后方中央局的同志集中火力反对等待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敌我力量的对比。敌人正在准备大举进攻,而我们不做准备,就不可能有效地粉碎敌人,这一点,后方的同志应该给以充分的估量。……我不同意对毛泽东同志的过分批评。我深深知道,我们在前方的同志是尽一切可能进行战斗!”

“对毛泽东同志的批评,并不存在过分的问题!”凯丰立即激烈地反驳,“而是过分温情姑息的问题。”

“对红军力量估计不足,过分夸大困难,这是右倾机会主义倾向,不是批评的问题,而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问题!”项英怒气冲冲,巡视着会场,似有无尽怨怒要向外发泄。

“应该平心静气地谈清问题,过分激动并不利于问题的澄清与解决。”王稼祥又重申自己的意见,尽量说得缓和,但是项英感到了某种屈辱。他认为王稼祥这个吃洋面包长大的“苏俄派”应该支持他才对。

会议室里又笼罩着令人难堪的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项英身上,集中在他难以捉摸的性格上。有这种性格的人,会满腔热情地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何任务,表现出特有的认真负责和魄力。但有时又会固执地坚持一种明明不合实际的教条,决不承认新发现的真理。容易绝对,善走极端。后来陈毅对他的性格作过这样的评语:“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义。逞英雄而少办法。”

项英在六年之后的皖南事变中临时动摇,换上便衣首先脱逃的行为,就表现出他这种性格的弱点。

项英阴沉着脸,残酷斗争来不得半点温情:

“我们必须无情地打击右倾机会主义,保证国际路线的完全的实现!”几个委员表示附议。他们对项英坚强的政治原则和斗争性给予应有的尊重。

会议的内容,会议的争辩,会议的情绪,不断地重复推磨,一圈一圈又一圈。疲劳轰炸,一直推到筋疲力尽,达到预想目的为止。

“当然,批评可以从严!”周恩来用伤感的目光巡视着会场,感到如果双方硬顶,斗争便会升级,促成对方采取极端措施,那就很糟。不弯则折,把事情弄僵是不利于大局的,他转圜说,“可是,组织的变动是不应该的。毛泽东同志的经验偏重于作战,他的兴趣也在主持军事工作,留在前方是适合的。”

王稼祥赞成周恩来的看法。

项英却立即反驳,声调越来越坚决:

“现在中央局关心的不应该是如何照顾某个同志的经验和兴趣,而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在红军中执行国际路线!”

此时,已是下午一点钟。周恩来宣布休会,下午三时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