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结论

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地详细介绍了可用作战争的基本规律,并阐述了它的原理依据。但从总体上看,战争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战略绝不是简单地服从教条式的科学规律,对于某一次战斗行动而言,则更非如此。交战中常常会背离任何科学构想,也会出现许多离奇的偶然事件,其中,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意志以及种种其他因素时时影响着战局的发展。

双方士兵的情绪和军事素质,指挥官的才干、毅力、眼力、性格,民族精神,时代的尚武精神,总之,一切与战争有关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对战争的结果产生着持久的作用。

那么,我们能否断言,任何战术规则、任何战术理论都是毫无用处的呢?试问,谁能相信,尤金亲王仅仅因为个人灵感而常常获胜,或者因为他队伍的精神优势而获胜?难道在都灵、霍林施泰特、拉未利的胜利不是和塔拉韦拉、滑铁卢、耶拿、奥斯特利茨一样,是依靠灵活的机动取胜?

如果一名机智的将领灵活运用一个准则,并以此获得多次胜利,难道就能因为几次的失利就完全否定这一准则吗?就可以否定战争艺术吗?就可以否定对战争艺术的研究吗?难道说,某条理论只能确保四分之三的成功率,它就能被认定是无用的?

既然部队的士气及指挥官的意志能对夺取胜利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从根本上说,难道不是精神力量驱使物质发挥效力吗?这种物质效力如同战术思想一样,都必须服从战争艺术的基本原理。与其用4万名士气低落的士兵机动迂回敌军战线的一翼,不如用2万名士气高昂的士兵猛攻敌人战线的一翼,其获胜的把握要大得多,因为前者不过是在应付,而后者是在真正地进攻。

如我所说,战略,就是将一支军队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的决定性点上的一种艺术。

战术,就是经过周密计划地行军到达目的地点使用主力的艺术,换句话说,战术是在决定性时机,在决定性点上,使用主力战斗的艺术。当然,那种一心想着逃跑,害怕打仗的部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作战部队。

一名通晓战争理论、缺乏眼力、既不沉着、也缺乏机智或果断的将领,也许能拟定一份相当完美的战略计划,但当他面对实际的敌人时,却往往会违背战术规律,他所拟定的完美的计划也无法实现,进而在战争中尝到失败的苦果。如果他是一个果断而刚强的人,那么他或许能抓住时机弥补失利所造成的恶果,如果他是一个与之相反的人,那么他就可能将军队带入覆灭的深渊。

如果一位将军,既是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又是卓越的战术家,那么他定能竭力采取一切手段,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这样的人才,即使他的下属无法为他提供什么帮助,他也能凭借个人的力量引导部队走向通往胜利的道路。如果这位将军所指挥的是一支纪律涣散的队伍,既缺乏斗志,又毫不忠诚,还互相倾轧,那么他迟早会发现,胜利是微乎其微的,他竭尽所能地制订计划,也只能弥补一点点由于几乎无法避免的失败所造成的灾难。哪怕是他的对手个人能力不如他,但这个对手却拥有一支训练有素、充满激情的军队,他将必败无疑。

士气不振时,任何战术都无法确保军队取得胜利。要知道,即使在士气高昂时,偶然事件也会对胜利造成影响。还记得吗?在埃斯灵的多瑙河上,桥梁被损,彻底扭转了战局。哪怕这支军队的将领,采取一切手段来挽回,他也许会采取一种浅近的战斗队形,也许会采取半纵深的队形,但这都无济于事,因为这支军队让他对胜利不抱希望。

事实虽然存在,但它无法妨碍合理的战争规律的存在,在交战双方机会相等的情况下,这些正确的规律是能够确保胜利的。当然,这些规律无法像数学原理那样教会人们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应对,但它至少能提醒人们应该如何避免失误,这就是战争规律的作用。这些规律如果掌握在一个指挥着一支英勇部队的将领手里,他就能利用这些规律,使其成为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

我的这个说法,相信你们都能接受吧!那么,现在唯一的问题:合理与不合理的界线到底是什么。毋庸置疑,军事天才就是表现在这种分辨力上。

要认识这些规律,需要指导性原则。这个指导性原则是,只要是能将最大的兵力在适当的时间,投入到适当的地点的规律,就是好规律。在第三章中,我已经尽我所能地列举了所有能导致这种结果的战略计谋。

至于战术,它的指导性原则是什么呢?我认为,选择最适合达成既定目标的战斗队形,就是战术的关键。此后,大部分兵力在选定地点上的行动,则表现为:骑兵适时冲击;炮兵适时地部署并展开;步兵快速地进攻,或展开队形以致命火力摧毁敌人;最后,从翼侧和后方威胁敌人,以及利用其他机动部队动摇敌方的军心。情况不同,军队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一切行动都有可能成为制胜的手段,但是战术就是探讨应在何时采取何种行动的艺术,这是极为不易的。

战争的首要任务是,彻底地研究作战地区,判断敌我的利弊和优势。之后,再来考虑作战基地的准备措施。最后,为主力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战地区,并在选择作战线和作战正面后根据战争原理的要求进行战斗。

进攻军队的任务是,彻底突破敌军,选择决定性点作为其后行动的目标。

防御军队的任务是,运用一切手段挫败敌人的首次强攻,迟滞敌人的行动,挽救国家和民族,待敌人部分兵力精力不济之时,或者等到敌人为占领所侵占的地区或要塞而分兵时,或者敌人为了保障作战线和交通线而兵力分散时,寻找机会与之决战。

这些仅涉及作战初期的计划,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任何计划都难以精确预见最终的结果。如果军队选择的作战线很巧妙,那么它的机动部队就能得到很好的伪装和隐蔽,如果敌人采取了错误的机动,使得它有机会攻击敌方分散的兵力,那么这支军队仅仅依靠战略优势就能获得胜利,而不至于伤筋动骨。

如果双方在态势相当的情况下遭遇,那么就将出现血战,如在博罗迪诺、瓦格拉姆、滑铁卢、包岑、德累斯顿等地所发生的几次血战那样。我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大战术准则,显然会对这些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有人十分固执,即使在读完我的这本书之后,在研究了许多卓越统帅所指挥的某些战役之后,还是坚持战争既无原理可循,也无须遵守战争准则,那么我只会觉得他很可怜。对于这种人,我只能回敬他们一句名言,这是腓特烈大帝的名言:“一头在尤金亲王帐下服役的骡子,即使经历了20次战役,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