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联反击(第2/4页)

伏尔加河下游的主要城市是斯大林格勒[204]。这是一座老城,在五年计划中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而且,与同一类型的城市一样,城市名也换为了更具革命色彩的名称。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备战,并以城市名称组建了新的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有20万人,配备了400辆坦克,拥有超过2 000门火炮和454架飞机。斯大林格勒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牲畜和工业设备已经转移到了伏尔加河东岸。7月23日,德军攻陷罗斯托夫。斯大林先前认为德军真正的威胁在莫斯科,现在才开始摸清眼前的形势。德军计划把机械化部队调往里海北岸的阿斯特拉罕市,但油料短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B集团军群已经用自己的卡车把1 500吨油料运送给了顿河前线,其第六集团军因为油料短缺停顿了一个星期。此外,德军的兵力继续分散,一些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被调往西部,以防苏军在那里开辟第二战场,使自己腹背受敌。德军指挥官曼施坦因被调至列宁格勒。先前,德军计划联合芬兰军队紧密包围列宁格勒,此时尚未实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由于德军将重兵投入到了南部战场,因此他们对列宁格勒的攻势无法正常展开。在南部,苏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但由于苏军最终失败,人们普遍低估了苏军在这里的影响。对此,一位独具慧眼的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格兰斯[205]做了详尽的分析。这一次战役突显了德军将领瓦尔特·莫德尔[206]的指挥能力,他守住了位于勒热夫和格扎茨克一带的阵地。这处阵地距离莫斯科不远,从1942年春季起就一直稳定地处在德军的控制之下。不过,苏联游击队对德军的威胁日趋严重,德军连挖土豆也要派军队守护。在中央集团军群附近,游击队每天发起的袭击有5至6次。

这就是苏联在1942年所经历的危机。此时,苏联已经丢掉了超过1/3的工业;2/5的人口留在了德国占领区;顿涅茨盆地原来供应着全苏联57%的煤炭,现在也落进了德国人的手中;苏联也损失了很多铁矿及其他矿井,这些矿石可以用来生产钢铁、铜、水银、锡、铅、磷酸盐、石墨和碘;此外,苏军士气不振,比如,苏军在顿河南部所建立的临时防线在罗斯托夫陷落后随即土崩瓦解。攻下罗斯托夫后,德军加速推进,到了7月下旬,德军已经跨过了欧亚界河——马内奇河。德军A集团军群计划沿黑海海岸直达巴统,封锁苏军海军基地。不过,德军这样做也是为了夺取阿迪格地区的首府——石油城市迈科普和那里的油井(德军预计,当地人会与德国人合作,而且苏联红军会继续溃散。随后,从7月1日到8月10日,德军A集团军群共俘虏了30.9万人)。在滑翔机的配合下,罗马尼亚军和德军联手清除了驻扎在亚速海出海口东岸塔曼半岛的苏联守军,并最终进入了新罗西斯克港(他们在这里和库班桥头堡固守了大约一年,这是德军最后一次像样的胜利)。8月9日,德军攻克迈科普。不过,穿越高加索山脉的道路只有4条,而且只有骡子可以通过,就连野战厨房也得停在后面,唯一可以使用的车辆是半履带摩托车。8月22日,德军熟悉山地作战的部队把德国国旗插在了厄尔布鲁士山[207]上。此时,德军距离黑海沿岸城市苏呼米只有40公里。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基地,光运粮就需要一个星期,而且骡子只有2 000头。在德军指挥部,众人对德军是否过于谨慎的争论达到了顶点。与此同时,在油井并不多的迈科普,6 500名技术人员到达了这里,期望能开采出350万吨石油。然而,他们遭到了游击队的袭击,油井也已无法使用(德军只得到50桶石油,机智的游击队员成功地炸掉了工程师的驻地)。德国人被困住了。希特勒勃然大怒,甚至停止了社交活动。他意识到,他已经无法实现1942年的作战目标。8月,德军损失了20万名士兵,而且只能补充一半的人马。

到7月24日,德军对顿河东岸地区的攻势进展顺利,逼近卡拉奇[208]。7月30日,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和一个罗马尼亚军团并入了B集团军群,因为第六集团军(指挥官是弗里德里希·保卢斯)步兵很少,无法攻打斯大林格勒。当时的天气非常炎热,部队在干旱的草原上行进,饮水供应十分紧张。8月7日,德军在进军卡拉奇的战争中迅速取得了胜利,俘虏苏军5.7万人,缴获1 000辆坦克、750门火炮和650架飞机。但是苏军争取了时间。8月24日,霍特的装甲集团军从南部北上,苏军的抵抗逐渐减弱。到了9月上旬,德军已经逼近斯大林格勒近郊。显然,德军将在这里遭遇顽强的抵抗。

8月26日,朱可夫被任命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官。他说服斯大林,不与德军正面交战,只进行局部的抵抗。随即,朱可夫开始花费两个月准备一项大规模的反击行动,目标指向战斗力稍弱的德军和罗马尼亚军一翼。这么做是正确的。这段800公里长的顿河沿线兵力空虚,轴心国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太可靠。匈牙利军队反坦克炮威力弱,意大利军队则刚刚跋涉了近1 000公里,只有罗马尼亚军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朱可夫飞赴莫斯科向斯大林报告作战计划的当天,保卢斯也在文尼察面见了希特勒,接受他乐观的鼓励(尽管喝水也成了问题)。9月10日,德军的装甲集团军到达了斯大林格勒以南的伏尔加河沿岸。13日,德军攻占了位于斯大林格勒北部的火车站。随后,战斗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德军开始与苏军争夺每一间房屋和每一处街垒,很多场战斗都写入了历史,拍成了电影。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自己的部队非常疲惫,但希特勒10月6日宣布,拿下斯大林格勒是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当时,德军指挥部可能发生了一场争论。尽管斯大林格勒已经被毁,但是在即将来临的冬季,这座城市所能为部队提供的保护仍然要好过大草原。而且空军元帅戈林夸下海口,说德国空军将提供空运支援。但是,德军的食物供应并不稳定,运输线也很脆弱。德军只有3条经过改造的单线铁路通向2 400公里之外的德国。而在德国,火车站里已经拥堵了几百列火车。第六集团军平均每次需要8~10列的火车运送物资,可运到的只有4列。此外,道路泥泞,通行不畅,等待运送给部队的物资堆积如山。战马成群死去。然而,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宣传当中,他甚至说,在9月30日,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斯大林格勒很快就将陷落。随后,各种命令如雪片般飞出德军的指挥部。到10月中旬,德军确实抵达了伏尔加河沿岸,将苏联守军一分为二,但是对每一间房屋的争夺使德军疲惫不堪,而且大规模的空中和炮火支援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有效。第六集团军继续向前推进,攻打兵工厂和冶金厂,但是在17日遭遇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