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4/6页)

至少部分雅典人还心存侥幸,害怕投降的后果,所以不肯投降。尽管敌人因对雅典帝国的共同仇恨而团结起来,但他们的目标未必一致。例如,底比斯和斯巴达在战争期间已经发生了一些冲突。若是彻底摧毁雅典,对雅典邻国底比斯就会非常有利,它可以占领因雅典灭亡而产生的权力真空地带,但底比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盟邦的扩张对斯巴达而言没有好处。假以时日,斯巴达人也许能看清,给雅典人较为宽大的条件对斯巴达是有利的,并且斯巴达人自己对如何处置落败的敌人也没有一致意见。吕山德奉行野心勃勃的政策,目标是用他控制下的斯巴达帝国取代雅典帝国。阿基斯二世对此的意见不太明朗,但保萨尼亚斯和他的父亲普雷斯托阿纳克斯一样,很快就会表现出较为保守的政策倾向,即斯巴达人的活动仅限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并与一个失去了强大力量和海外帝国的雅典保持比较适当的关系。保萨尼亚斯国王的影响力最终或许会压倒吕山德暂时的威望,所以斯巴达或许会和雅典取得和解。因此,雅典人打算尽可能久地坚守下去。

斯巴达人看到雅典人近期内不会投降,于是将保萨尼亚斯的部队送回了国,而吕山德率领舰队的大部分兵力去攻打萨摩斯岛,只留下足够的船只维持对雅典的封锁。在分头行动之前,斯巴达人召集盟邦开会,讨论雅典的命运。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底比斯和科林斯建议摧毁雅典,阿基斯二世和吕山德也支持这个建议,“他们发表的是个人意见,没有得到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批准”(Pausanias 3.8.6;注意这是2世纪的一位作家,不是我们故事中的斯巴达国王保萨尼亚斯)。雅典人或许是得知了这个决定,胆战心惊,于是送信给阿基斯二世(他返回了狄凯里亚),提议如果他们可以保留城墙和比雷埃夫斯,就愿意加入斯巴达联盟。按照这样的协议,雅典人就等于放弃了对所丧失的帝国的权力主张。但阿基斯二世说自己没有权限进行和谈,要求雅典人去斯巴达商议。他显然不愿意和宽大处理雅典扯上关系。

当雅典人派遣使者到斯巴达讨论此事的时候,监察官们不准他们进城,而是在拉科尼亚边境的塞拉西亚接见他们,要求他们呈上建议。但在听了雅典人向阿基斯二世提过的条件之后,监察官们没有讨论就拒绝了,并命令雅典使者“迅速离开;如果想要任何形式的和平,就带着更好的建议来”(Xenophon,Hellencia 2.2.13)。他们说,雅典人至少应当同意拆毁长墙1英里以上的地段,以便让长墙无法防守。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前景:只要斯巴达人愿意,他们随时都能从海上封锁雅典,用饥饿迫使雅典屈服。

斯巴达人甚至根本不愿意就雅典人提出的和平条件进行讨论,这给雅典人带来了可怕的困难,因为雅典人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在和谈所需的时间内,很多雅典人就会饿死。一个叫阿切斯特亚图的人在雅典议事会站了起来,提议接受斯巴达开出的条件。但即便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雅典人还是不肯完全屈服。他们因此将阿切斯特亚图投入监狱,并通过了克里奥丰的动议,即禁止任何人提出类似的建议。对斯巴达人的不信任产生了非常极端的反应,因为雅典人相信,不管斯巴达人说什么或许下什么诺言,一旦他们有一丁点机会,就会将雅典人全部杀死或奴役。

塞拉门尼斯议和

但即便是克里奥丰也不能将和谈无限期延迟。过了一段时间,饥馑变得无法忍受。这时,塞拉门尼斯(在前411年参与挽救雅典的人之一;在“四百人”要把城市出卖给斯巴达人的时候,也是他站起来推翻了“四百人”)冒着危险,又一次努力去避免灭顶之灾。他提出的是非常典型的温和建议,避免了两个极端,即接受斯巴达的条件和干脆拒绝谈判。他建议与吕山德谈谈,看看斯巴达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了解他们是否打算彻底摧毁雅典、消灭雅典人民。与此同时,他告诉公民大会,他发现了“一些对雅典来说价值极大的东西”(Lysias 13.9),并请求人民投票授予他谈判的全权。人们敦促他公布价值极大的东西是什么,他拒绝回答并要求大家信任他。雅典人一定认识到,如果他们的谈判代表有成功的希望,保守机密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人们此时也渴求达成协议,于是批准了塞拉门尼斯的动议。

塞拉门尼斯在萨摩斯岛找到了吕山德,在那里和他一起待了大约三个月。前404年3月,塞拉门尼斯返回雅典,将他的长时间停留解释为吕山德将他扣留在那里,后来才放他回来,让他传达与阿基斯二世相同的信息,即吕山德没有权力谈判;雅典人要想和谈,必须去斯巴达找监察官。这个解释简直荒唐透顶,即使是古代作家也不会相信。他们认为,塞拉门尼斯刻意在萨摩斯岛停留了那么久,以便让雅典人更加饥肠辘辘,能够接受斯巴达人提出的任何条件。但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也没有证据可以支撑它。塞拉门尼斯的长时间耽搁更有可能让雅典人抵抗得更久,因为使者还在努力获得更有利的和平条件,他们就不会那么倾向于投降了。如果想促使雅典人投降,塞拉门尼斯只需要回来告诉大家,斯巴达人并不打算摧毁雅典,但吕山德仍然坚持之前的和平条件。另外,雅典人如果相信塞拉门尼斯故意在吕山德那里待了那么久以便让人民受苦,然后两手空空地回来,就不会选择他担任去斯巴达谈判的代表团团长了。他一定说服了雅典人,他在与吕山德长时间的谈判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有条件获得更令人满意的和平了。

后来的事实就是这样,因为斯巴达人最终同意了一种和平协定,即让雅典保持完整,雅典人民虽然不是完全自治,但保住了生命和自由。塞拉门尼斯是如何说服吕山德放弃之前的打算(摧毁雅典)的?他自称发现的“价值极大的东西”又是什么?古代作家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测。塞拉门尼斯希望尽可能从当前糟糕的形势中挽救一些东西,但他一定明白,雅典必须放弃它的海外帝国、舰队和城墙,因为斯巴达不会容许它保留其中任何一项。他的目标是挽救城市、人民和人民的自由,以及尽可能多的独立。为了达成这些目标,他需要和吕山德进行长时间的讨论,吕山德同样也需要时间去反驳希望摧毁雅典的派系的论据。

最狂热追求摧毁雅典的群体是底比斯人和科林斯人。一个叫作阿里安索斯的底比斯人正式提议:“将雅典城夷为平地,将其乡村化为牧羊草场。”(Plutarch,Lysander 15.2)塞拉门尼斯应当能够轻松说服吕山德,将雅典夷为平地只会让其领土落入底比斯手中,而底比斯是斯巴达在北方的竞争对手,并且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和野心勃勃。底比斯在战争期间经常给斯巴达制造麻烦,不仅增强了它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且目前处于一个对斯巴达不友好的派系领导下,已经在要求获得更大份额的战利品。让这样一个底比斯变得更加强大,既不符合斯巴达的利益,也不符合吕山德的利益。塞拉门尼斯可以指出,对斯巴达来说更聪明的办法是,保留一个友好而不构成威胁的雅典,让它作为斯巴达与底比斯之间的缓冲地带,并遏制底比斯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