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6页)

有些人赞扬普律尼科司及其战略,“在这件事情当中,以及后来所有他参与的事情当中,他都显得相当聪明”(8.27.5),但他的大多数雅典同胞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次年正式起诉他丢失伊阿苏斯和阿摩基斯的罪过。我们有理由同意雅典人对普律尼科司的裁决。有些现代学者为普律尼科司辩护,理由是在西西里岛惨败之后,雅典海军曾经的军威已经不复存在,丧失了战术优势,因此不能冒太大风险在海上与敌交锋。但是,这些判断与事实并不符。尽管弗尔米奥的光荣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西西里岛的灾难并未消除雅典海军的战术优势。之前在前412年,雅典人成功地迫使伯罗奔尼撒舰队在一个荒废的、不便利的基地登陆。在希俄斯岛和莱斯博斯岛,他们风卷残云般地击溃了敌军战船。前411年春季,尽管雅典丧失了整个伊奥尼亚沿海地带,但斯巴达人仍然非常害怕雅典舰队,所以派遣一支军队经陆路去往赫勒斯滂海峡。同一年,在赫勒斯滂海峡的基诺塞马,雅典人用76艘战船击溃了伯罗奔尼撒人的86艘战船。

普律尼科司观点的缺陷在于,雅典人遵从了他的建议,就永远不能确认自己有无能力与敌交战。斯巴达人完全可以拒绝海战,而派遣军队在陆路行动;即便他们选择走海路,也可以避开雅典海军,煽动更多叛乱。雅典人迫使敌人在海上与其交锋的最大希望在于,用一支表面上处于弱势的舰队引诱敌人进攻。普律尼科司若是没有摈弃机遇,就有可能迫使泰里蒙涅斯为了挽救米利都而在海上与雅典人交战。雅典人若是留在米利都作战,整个战争的轨迹都可能发生变化。雅典人的撤退不仅给了叛军喘息之机和新的希望,在国内还使十位贤哲的温和民主制政权失去了一次胜利。若是有了这次胜利,民主制政权就能获得莫大的威望和公信力,雅典也就能抵御正在酝酿的寡头派阴谋。

斯巴达人目前在海上占据数量优势,他们可以用舰队解除雅典人对希俄斯岛的围困,而希俄斯岛是伊奥尼亚叛乱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往赫勒斯滂海峡的战略要地。但是,斯巴达人动作太慢了。他们仍然害怕在宽阔海域与雅典海军对抗,并且缺乏有经验和有才干的领导人。他们承担的与波斯人合作的义务也很有问题,因为他们与波斯人各自心怀鬼胎,目标不一致,必然导致延误与迟滞。

亚西比德投奔波斯人

在伊阿苏斯攻击阿摩基斯之后,泰里蒙涅斯回到了米利都。斯巴达海军司令阿斯泰奥库斯还在希俄斯岛,他和他的舰队之间被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阻隔。大约在前412年11月初,提萨弗涅斯来到米利都,带来了他承诺的军饷:每名水手日薪1阿提卡德拉克马,发放一个月的薪水。但他宣布,他将来只会付这个标准的一半。脾气火爆的叙拉古指挥官赫莫克拉提斯迫使他做了妥协,将未来的军饷标准提高了一点点。

亚西比德没有参加这些讨论,因为在米利都战役之后他又一次改换阵营,离开了斯巴达人,投奔提萨弗涅斯。“在卡尔基丢斯死亡和米利都战役之后”(8.45.1),伯罗奔尼撒人普遍对他产生了猜忌。这位雅典变节者曾与卡尔基丢斯紧密合作,但卡尔基丢斯在一次袭击中阵亡,于是亚西比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大约同一时期,恩狄乌斯的监察官任期结束了,于是亚西比德在最需要靠山的时候失去了另一位位高权重的朋友,此时“他是阿基斯二世的私敌,而且由于别的原因,得不到斯巴达人的信任”(8.45.1)。他的出身、个性和履历一直让斯巴达人对他抱有怀疑,但古代作家没有解释为什么在伊奥尼亚的伯罗奔尼撒人突然相信他参与了叛变阴谋,并敦促给海军司令阿斯泰奥库斯送信,让他杀掉亚西比德。

原因或许是亚西比德在斯巴达鼓吹的计划失败了。雅典人似乎很快就镇压了帝国境内的叛乱;希俄斯岛不再是叛乱的中心和策源地,而是遭到围困并消耗着伯罗奔尼撒联盟的资源。亚西比德似乎还说服了斯巴达人与波斯合作。波斯人承诺向斯巴达军队支付军饷,但拖了很久才支付,如今还打算削减军饷。在亚西比德的建议下,卡尔基丢斯与波斯人缔结了对斯巴达不利且似乎认可大流士二世奴役希腊人的条约。在米利都,雅典人在一场陆战中击败了伯罗奔尼撒人,提萨弗涅斯的雇佣兵在此役中没有给伯罗奔尼撒人带来多少益处。提萨弗涅斯利用泰里蒙涅斯指挥的伯罗奔尼撒军队,不是为了打败雅典人,而是为了攻击阿摩基斯和伊阿苏斯。

亚西比德可能是在得知要求处死他的信件之后改换阵营的,所以当提萨弗涅斯于11月初到米利都时,亚西比德应当已经在他麾下有几周了。修昔底德说,亚西比德成了总督“大小事务的顾问”,提萨弗涅斯“对他十分信任”(8.45.2;46.5)。但这个波斯人自己也是个非常精明世故的家伙,他接纳了这个两次变节的逃亡者。

无论对提萨弗涅斯还是对斯巴达人,双方的合作都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叛乱并没有在雅典帝国境内迅速蔓延并很快带来胜利,所以战争还会继续下去,需要大量兵力和巨额资金,至少一部分资金需要由提萨弗涅斯提供。亚西比德在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中都有价值很高的联系人,可以担当提萨弗涅斯的代言人,有效地帮助他与两大阵营打交道。亚西比德则需要波斯总督的保护,也需要他顾问身份的地位:波斯总督是有可能决定战争结局的人,而他是深得总督信任、与其过从甚密的人,总督非常需要他,所以他也许有一天能够重返雅典。在此之前,他始终待在提萨弗涅斯身边,似乎能够影响后者的决策,这对他十分有利。当然提萨弗涅斯之所以允许这种局面存在,也是因为它对自己有利。

亚西比德能够为提萨弗涅斯提供战略意见。他建议提萨弗涅斯“不要太急于结束战争,不要将陆地和海洋都交给同一个国家,所以不要将他正在准备的腓尼基船只调来,也不要增加他雇佣并发饷的希腊人数量”。最好的办法是“让希腊人自相残杀,将他们全部拖垮”(8.46.1-2)。亚西比德这么说可能是在陈述显而易见的事实,因为波斯人在爱琴海没有海军,没有办法赢得战争。至于腓尼基舰队,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有关它的计划。提萨弗涅斯是否真的打算借力腓尼基舰队,我们不知道;但在前412年初冬,并没有一支腓尼基舰队可供他调用。

亚西比德还建议提萨弗涅斯与斯巴达决裂,与雅典拉近关系。他指出,雅典人是玩世不恭的帝国主义者,会轻易放弃在小亚细亚的希腊人,任凭他们被波斯人统治,并且“是波斯帝国更合适的伙伴”,而斯巴达人是希腊人的解放者,会继续支持在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所以,提萨弗涅斯应当“首先拖垮斯巴达与雅典双方,然后尽可能削弱雅典人的力量,最后将伯罗奔尼撒人从他的领地驱逐出去”(8.46.3-4)。这个建议从根本上讲是荒唐的,严重歪曲了斯巴达与雅典双方的秉性,但它符合亚西比德的需求。目前,对他来说最大的危险来自斯巴达人。另外,如果他能使波斯人与斯巴达人分道扬镳,就能获得雅典人的感激,或许还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提萨弗涅斯没有上亚西比德的当,而是执行对他自己合适的政策。他给伯罗奔尼撒人的军饷比第一批少了一些,而且也不按时发放,并不断向他们许诺,腓尼基舰队很快就会抵达,以让伯罗奔尼撒人留在自己身边但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