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4页)

她的意思是,窝头和孟端娘还是挺般配的,自然卢家少爷跟她站在一起也挺和谐的,一个壮,一个胖。

其实,在世人眼中,单纯论相貌的话,还是窝头更胜一筹的。可没用的,猪崽小时候看的多是她爹那个类型的乡下壮汉,长大后见的世面多了,可自幼形成的观念却并未受到冲击。

卢家少爷多好啊,身形高大,肤色也是接近古铜色的,一看就是经常往外头跑的人。

杨冬燕其实挺费解的,她一直以为小姑娘家家的都该喜欢清秀小书生才对。瞅了瞅窝头已经跑出去了,在场的又都是自家人,她就向猪崽道:“你哥这两年还是有长个头的,他还老待在家里,瞅着比以前白嫩了好多。有时候我都在想,就不该喊他窝头,他长得跟个白馒头似的。”

猪崽点头:“我知道啊,他比以前还是好看了的。可奶你想想,我打小被我哥压着吃了多少苦啊,老觉得跟他一比,我就像个傻子一样。卢家少爷就好多了,听说他连秀才都没考上。”

嘿嘿嘿,终于没人逼她读书了。

“你就气他吧!”杨冬燕略有些吃味,心说这孩子咋就一点儿都没有即将离家的感觉呢?不行,横竖亲事都定了,不如多养两年,晚点儿再嫁出去。

嗯,就这么办!

猪崽还不知道她奶已经打定主意回头为难卢家了,她吃得特别高兴,还拿自己定亲宴上的菜肴跟当初永平王府的回门宴比。就感觉吧,还是自己的定亲宴更好吃!

结果等这日过后,她就被克扣了吃食。

方氏觉得吧,为了能让猪崽美美的出嫁,就该让她适当的少吃一些。最初,家里没人反对,横竖饿得不是他们。后来,等危及到全家人时,小杨氏终于知道反抗了。

反抗无效!

“你乐意看着猪崽胖成猪的出门子吗?你忍心看着她一个人挨饿吗?再说也不止你,咱们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呢!”方氏是这么说的。

小杨氏:……

我乐意啊!我忍心啊!

只要你让我敞开怀随便吃,这头猪就送给你!

然而没用,步入九月,全家一起挨饿,就仿佛一夕之间回到了十年前。

光吃得少还不算,猪崽还有额外的功课。针线活、管家理事的技能等等,哪怕她原先也会,但仍需加强。几乎就是个成亲前的加强培训,折腾得猪崽差点儿就不想嫁了。

还有……

“来,猪崽给老家人写一封信,我说你写。”杨冬燕还会临时加任务!

幸好只是写信,这还难不倒猪崽。

杨冬燕让猪崽写的是报喜的信,去年窝头定亲后,家里也是往济康郡送过家信的,当然那头也有写信过来,年前还互送了年礼。不过,那时猪崽还没个着落呢,这不就得仔细说说?

最重要的就是告诉那头,他们家的猪崽哟,就是那个老大难的猪崽哟,打小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猪崽哟,终于嫁出去了!

猪崽:……我输了。

写信真是个苦差事啊,太苦太苦了。

除了告知那头猪崽定亲一事外,再就是说一下跟随老魏家一起来到南陵郡的亲眷们的近况。不怕说得繁琐,就怕忘了哪个。

杨冬燕是想到啥就说啥,猪崽肯定不能这么干,她是先将她奶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记下来,随后还要拿去整理下顺序,重新誊写一遍。

就算老家亲戚们不在乎杨冬燕太过于口语化,那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的。

如此这般,足足三天光景,猪崽都在折腾这份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猪崽将她奶说过的话都写到了信里头,但变动还是有的,比如她私自添加了不少内容。

俗称,夹带私货。

这里头就要涉及到之前的来信了,却说当初除了第一批跟随魏大牛过来的人之外,后头第二批来的,打的主意却是过来瞅一瞅。好的话就留下,觉得适应不了就回去,正好捎带一些南陵郡的特产,再帮杨冬燕他们带信等等。

总之,当时就没说要在南陵郡定居,只道是来走亲戚的。

谁知道呢?这一走就没了消息。

猪崽就在信里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没来的老家亲眷,她说其他人就是来了不想走了。说南方气候好,田地也更肥沃,还有东西坊市的热闹,以及她大伯父又重新将食材生意做了起来,日子不要过得太自在,当然不愿意走了。

她还详细的说了她定亲宴的事儿,跟杨冬燕将重点放在来宾上不同,她仅仅是将当日的菜肴都描述了一遍,还不光是报了菜名,更是把滋味都形容了一遍。

差不多就是,南陵郡太好了,衣食住行样样都好,尤其是这个食啊,你们听我仔细掰扯一下……

很难形容老家亲眷收到这封信时的感受,简直就是报社行为,关键猪崽别的不行,形容菜肴的色香味却跟天赋似的,多听几遍就特别生气,就那种气得眼泪从嘴角流下来的气愤之情。

依着惯例,猪崽写的信还是要让窝头看一遍的。

可窝头忙啊,等他看到这封信时,已经是好几天以后的晚间了。他倒是也额外多写了两页,随后就叫了一份丰盛的夜宵。

看信看饿了……

最让窝头无语的是,猪崽曾经在济康郡学过画画的,当然画技一般。可就算画技一般好了,猪崽也有擅长的领域。

譬如画美食。

试想想,不光有详细的描写,还配有美食插图……

在心疼老家亲眷之前,窝头先心疼自己。同时他还有种感觉,总觉得被猪崽这么一折腾,搞不好回头还能迎来一波老家亲眷。

毕竟,都错了定亲宴,总不能连正式婚宴都一并错过吧?

过了几日,魏大牛找了个商队,托人帮忙把信送回济康郡,当然不可能要人家直接送到庄子上,乡下老家更没可能了,他是让人送到省城的梁家五少手里,再让人家转交给亲眷们。

不知道为啥,魏大牛总感觉这几天窝头看他的眼神不太对,有种格外复杂的感觉,既像是同情,又仿佛掺杂着一些别的情绪……

“窝头,到底咋了你直接跟我讲!”

窝头觉得没啥好讲的,他就是后知后觉的心疼起了他爹。试想想,他爹费了老大的劲儿也就拐了没多少亲眷,假如猪崽这么一封信过去,骗来了更多的人……

多叫人心寒呢。

但这话又不能讲。

好在,窝头机灵得很,他只道:“我觉得冬哥儿这个名字不好。”

“我也觉得,叫饺子就很好,可你奶不干呢!”

“爹您想想,我叫窝头,我弟叫馒头,还有猪崽姐妹仨,听着就是一家。冬哥儿真不如叫饺子呢!”

魏大牛一时间没明白,窝头馒头是一家肯定没问题,咋地还能跟猪崽成一家了?这些名字之间有关系吗?